时间: 2025-04-30 19: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20
送别韩虞部
王安石
客舍街南初著巾,与君兄弟即相亲。
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
京洛风尘嗟阻阁,江湖杯酒惜逡巡。
归帆岭北茫茫水,把手何时寂寞滨。
在客舍的街南,我刚刚戴上头巾,与你相见就像兄弟一样亲切。
当年怎么会想到我们两家是这样的关系,如今更是同社的朋友。
京城洛阳的风尘让我感叹,隔着楼阁,江湖上的杯酒更让我感到惜别的惆怅。
归帆在岭北,水面茫茫无边,握着你的手,何时才能在这静寂的滨岸再相见?
此诗涉及到的典故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反映出作者对友谊和离别的珍惜。诗中提到的“京洛”,是指当时的繁华之地,代表了生活的变迁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提倡新法,主张改变传统的政治和社会体系。王安石的诗词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
《送别韩虞部》写于王安石与朋友韩虞部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与惜别之情,背景上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变迁有关。
《送别韩虞部》是一首表现友情与离别的诗。诗人在开头便以“客舍街南初著巾”引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表达出一种亲切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来回忆过去,感慨人际关系的变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命运的交错。
“京洛风尘嗟阻阁,江湖杯酒惜逡巡”两句,展现了诗人在繁华都市与江湖之间的徘徊与惆怅,表现出对生活变迁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惜。最后两句“归帆岭北茫茫水,把手何时寂寞滨”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时的孤独感,诗人以归帆象征离去,表达了对未来再次相见的渴望与不确定。
整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与离别,表达了对旧友的珍惜,感叹人生的无常,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厚。
诗人在哪个地方见到了朋友?
A) 江湖
B) 客舍
C) 京洛
D) 岭北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繁华都市
C) 江湖
D) 乡村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开心
B) 无所谓
C) 惆怅
D) 兴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