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25:02
暮春
北山吹雨送残春,
南涧朝来绿映人。
昨日杏花浑不见,
故应随水到江滨。
在北山上,细雨纷飞,送走了残留的春天;早晨,南边的小溪水流淌,绿意映照着人影。昨天的杏花已经看不见了,想必它们随着流水,飘到了江边。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改革著称,主张新法,提倡实用主义。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特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春末夏初,诗中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暮春》是一首描绘春末夏初转瞬即逝之美的诗作。诗的开头“北山吹雨送残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北山的雨水仿佛在为即将离去的春天送行,雨声中带着春天的余音,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而“南涧朝来绿映人”,则描绘了春天最后的绿意,溪水的流动中映照出人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层次。
接下来的两句“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逝去。杏花的消逝不仅是春天的瞬间,更象征着生命的流转和时光的无情。杏花的凋零让人感到惋惜,而它们随着水流飘向江边,给人一种无奈和思考的空间。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风光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流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了哪个季节的结束?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昨日杏花浑不见”中的“浑”字意思是?
A. 完全
B. 一部分
C. 轻微
诗中提到的“南涧”指的是?
A. 北边的溪流
B. 东边的河流
C. 南边的小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王安石的《暮春》更侧重于对春天逝去的感伤,而李白的诗则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壮志。两首诗虽同样描绘了春天的场景,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的人生观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