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7:59
题玉光亭
王安石
传闻天玉此埋堙,
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
却疑山水有精神。
据说在这儿埋藏着天上的玉石,
千年来又有谁能分清真假呢?
每当夜晚风月交融时,
我总怀疑这山水之间似乎有灵性。
“天玉”在古代常被视为神圣而珍贵的象征,许多诗词中提及玉石,意味着珍贵、纯洁。此诗中的“伪与真”反映了对历史真相和价值的思考,强调了人在面对古代遗迹和传说时的无奈和困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政治改革被称为“熙宁变法”。在诗歌方面,王安石以其清新、质朴的风格著称,诗词内容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该诗作于王安石在任职期间。诗人通过对古代传说和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和对自然灵性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题玉光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的前两句以“传闻”引入,通过对“天玉”的提及,暗示了历史与传说的交织。这里的“天玉”不仅是物质的珍宝,更是人们对真理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千古谁分伪与真”则反映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对真相与谎言的迷茫与无奈,体现了王安石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思考。
后两句中,“每向小庭风月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诗人站在小庭院中,仰望风月,心中却涌起对山水的感悟,似乎这些自然景象也具备了灵性,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相融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索,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传说与自然美的交织,探讨了人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和对自然灵性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学思考与审美体验。
“天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历史的真相
C. 自然的灵性
D. 以上皆是
诗句“千古谁分伪与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自然的感悟
D. 对爱情的追忆
“每向小庭风月夜”中的“小庭”指的是什么?
A. 大自然
B. 诗人的庭院
C. 古代的遗址
D. 诗人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