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玉光亭

《题玉光亭》

时间: 2025-04-26 20:17:59

诗句

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7:59

原文展示:

题玉光亭
王安石

传闻天玉此埋堙,
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
却疑山水有精神。

白话文翻译:

据说在这儿埋藏着天上的玉石,
千年来又有谁能分清真假呢?
每当夜晚风月交融时,
我总怀疑这山水之间似乎有灵性。

注释:

  • :指美玉,此处象征珍贵的事物。
  • :埋藏、掩埋之意。
  • 伪与真:指真假、虚实的区别。
  • 小庭:指小院子。
  • 风月夜:指风和月色交融的夜晚,通常给人宁静、美好的感觉。
  • 精神:在此指灵性或生命力。

典故解析:

“天玉”在古代常被视为神圣而珍贵的象征,许多诗词中提及玉石,意味着珍贵、纯洁。此诗中的“伪与真”反映了对历史真相和价值的思考,强调了人在面对古代遗迹和传说时的无奈和困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政治改革被称为“熙宁变法”。在诗歌方面,王安石以其清新、质朴的风格著称,诗词内容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王安石在任职期间。诗人通过对古代传说和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和对自然灵性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题玉光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的前两句以“传闻”引入,通过对“天玉”的提及,暗示了历史与传说的交织。这里的“天玉”不仅是物质的珍宝,更是人们对真理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千古谁分伪与真”则反映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对真相与谎言的迷茫与无奈,体现了王安石对历史真相的深刻思考。

后两句中,“每向小庭风月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场景,诗人站在小庭院中,仰望风月,心中却涌起对山水的感悟,似乎这些自然景象也具备了灵性,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相融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索,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闻天玉此埋堙:传说中有天上之玉埋在此地,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向往。
  2. 千古谁分伪与真:千年历史中,谁能分清真假,反映出对历史真相的迷茫。
  3. 每向小庭风月夜:在宁静的夜晚,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
  4. 却疑山水有精神:疑惑山水之间似乎有灵性,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天玉”象征着珍贵与理想。
  • 拟人:山水被赋予了“精神”,表达人与自然的共鸣。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了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传说与自然美的交织,探讨了人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和对自然灵性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学思考与审美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玉:象征珍贵、理想与追求。
  • 小庭:代表个人的空间,体现宁静与安逸。
  • 风月夜:象征美好的时光,带有浪漫的色彩。
  • 山水:自然景物的代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历史的真相
    C. 自然的灵性
    D. 以上皆是

  2. 诗句“千古谁分伪与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自然的感悟
    D. 对爱情的追忆

  3. “每向小庭风月夜”中的“小庭”指的是什么? A. 大自然
    B. 诗人的庭院
    C. 古代的遗址
    D. 诗人的家乡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山中杂诗》王维:描绘山水之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在自然描绘上的差异:王安石更注重哲理的思考,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杂感·大块凿混沌 夜起 狮子林竹下偶咏 衍上人萧然斋 池上晚立 题陈允中山居图 燕余左司宅 题铜坞后山石 过荷叶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火去蛾 寝食俱废 建之底的字 缶字旁的字 贿遗 磊落豪横 邑字旁的字 外长 私情密语 宦室 家宅 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四海昇平 包含虎的成语 蹈袭覆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