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24
检点笙歌多酿酒。刻意寻欢,难解眉千绉。阅尽人间翻覆手。此身暂寄无何有。宿醉醒迟窥户牖。雨润侵衣,梅子圆如豆。谩道绿阴能蔽昼。当春曾见花如绣。
仔细回忆那些笙歌声中酿酒的日子,虽然刻意追寻欢乐,却难以解开心中千丝万缕的愁绪。经历了世间的种种变幻,这一生暂时寄身于无所依托的境地。宿醉醒来时间已晚,透过窗户窥看外面的景象。细雨润湿了衣裳,梅子饱满如豆般圆润。人们常说那浓密的绿荫能够遮挡阳光,其实在春天的时候,我曾见过如绣般的花朵。
“梅子圆如豆”描绘了梅子丰盈的样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中提到春天的花朵如绣,可能指的是春日的繁华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无常与美好,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感受相互交织,诗人在忙碌与寻欢中体味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汪东的《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追寻欢乐时所经历的复杂心情。开篇“检点笙歌多酿酒”便引人入胜,音乐与酒的结合展现了生活的欢愉,但随之而来的“难解眉千绉”又将欢乐与愁苦相对比。诗中展示了人生的多变,从欢愉的宴席到无奈的宿醉,再到窗外细雨中梅子的丰盈,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无常的感叹。
“阅尽人间翻覆手”一语道出了人生的无常,经历了太多的变幻,诗人感到自己只是一名暂时的过客。这种对人生的感悟使得整个诗篇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然而在“当春曾见花如绣”的结尾,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美好记忆的追寻,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突显了人们在追寻快乐时的无奈与孤独,体现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子圆如豆”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梅子的成熟
B. 人的快乐
C. 绿阴的浓密
D. 春天的花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孤独与怀念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东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汪东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