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1:55
西域去中土,荒径无人开。
谁眩武皇意,极力致龙媒。
汗血竟何用,空闻悔轮台。
茂陵土花碧,石马秋风哀。
悠悠数世后,引得金仙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域和中原之间距离的感慨,描绘了无路可走的荒凉景象。诗中提到“武皇”,指的是汉武帝,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虽然曾经的努力(“汗血”)似乎没有结果,最终只留下悔恨(“空闻悔轮台”)。而“茂陵”和“石马”则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诗人感叹秋风中的悲哀。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寄希望于来世的金仙。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他的诗歌受到自然与历史的影响,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
该诗创作在一个对历史充满反思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西域与中土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怀念,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黎廷瑞的《杂诗三首》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蕴,情感上也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反思。西域与中土的对比不仅展示了地理上的距离,更暗示了文化与历史的隔阂。诗中提到的“武皇意”,让人联想到汉武帝的雄心壮志,但随之而来的“极力致龙媒”又体现出一种无奈,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汗血竟何用,空闻悔轮台”的句子,表达了对过去努力的反思,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却换不来理想的实现,最终只剩下悔恨。这里的“轮台”则是历史的象征,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的教训。
“茂陵土花碧,石马秋风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苍凉的情感。茂陵的土花与石马在秋风的衬托下,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现今的凋零,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最后的“悠悠数世后,引得金仙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尽管现实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但诗人依然寄希望于未来,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西域去中土,荒径无人开。
谁眩武皇意,极力致龙媒。
汗血竟何用,空闻悔轮台。
茂陵土花碧,石马秋风哀。
悠悠数世后,引得金仙来。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同时又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人生哲学。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感受。
“西域”指的是哪一地区?
A. 中原
B. 新疆及周边
C. 南方
D. 东北
“武皇”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光武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汗血”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成就
C. 努力与付出
D. 战争
“悠悠数世后,引得金仙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失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的不同态度,展现了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