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37
佳花日封溉,恶草时剪薅。
花事犹未绪,草意复已高。
三叹谓老圃,不得偿秋毫。
荣悴岂其天,置之听所遭。
老圃顾我叹,吾岂仇莠蒿。
兹圃吾所职,不尔毋乃叨。
君言固近厚,吾躬敢辞劳。
美丽的花朵在阳光下得到滋润,而那些恶劣的杂草却时常被剪除。花的生长还没开始,杂草却已经生长得很高。我三次叹息对老园丁说,自己无法弥补这微小的损失。花的荣枯难道是天意吗?我愿意听天由命。老园丁看着我叹息,难道我会仇恨这些杂草吗?这个园子是我所负责的,如果不这样又岂能不麻烦呢?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怎敢辞去这份辛劳?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去草》写作于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花草的生长,反映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这首诗呈现了诗人对生死、荣枯的思考,并在园艺工作中感受到的辛苦与无奈。
《去草》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通过对花草生长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开头用“佳花”和“恶草”形成对照,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与丑、生命的繁荣与衰败。随着花事未绪,草却已高的叙述,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焦虑。
诗中的“三叹”不仅是对老园丁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思。荣枯的变化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无力感。而“老圃顾我叹,吾岂仇莠蒿”则指明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并不真正仇恨杂草,因为它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法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佳花”是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难看的花朵
C. 枯萎的植物
D. 干枯的树木
“老圃”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年轻的园丁
B. 经验丰富的老园丁
C. 不负责任的人
D. 一片荒地
诗人对杂草的态度是什么?
A. 仇恨
B. 无所谓
C. 接受
D.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