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时间: 2025-05-02 14:24:59

诗句

仙不离人世,何须远觅仙。

桃花最深处,更著小渔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4:59

原文展示: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仙不离人世,何须远觅仙。
桃花最深处,更著小渔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仙人并不远离人间,何必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仙人呢?在最深的桃花林里,还有一只小渔船在游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神仙,通常象征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境界。
  • 人世:人间,指世俗生活。
  • 远觅:远道寻找,表示追寻的过程。
  • 桃花: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 小渔船:渔船,指在河流或湖泊上捕鱼的小船,象征生活的平淡和安宁。

典故解析:

  • 在中国文化中,桃花常常与美丽、爱情、春天相联,常见于诗词中。
  • “仙”与“人世”的对比,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与对理想境界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阮亭,南宋末年诗人,擅长于诗词及散文。刘克庄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风格清新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从“仙”与“人世”的对比,探讨了人们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在第一句中,诗人指出仙人并不远离人世,暗示着理想与现实并非截然分开,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往往就在身边。第二句通过桃花和小渔船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暗示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自然景色为媒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琐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引发读者对生活与理想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不离人世:表明理想并不遥不可及,身处人世中也能体验到理想的存在。
  2. 何须远觅仙:反问句式,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提示人们不必去追求虚幻的理想。
  3. 桃花最深处:桃花象征美好,深处则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
  4. 更著小渔船:小渔船象征安逸的生活,强调在平凡中也能找到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仙-人世,远觅-何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生活比作桃花与小渔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的核心思想是:理想与现实并不矛盾,真正的美好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生活中同样可以找到仙境般的宁静与安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超脱与理想。
  • 桃花:象征美丽、春天、爱情。
  • 小渔船: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指的是什么? A. 远处的山 B. 神仙 C. 鱼

  2. “桃花最深处”意指什么? A. 桃花的边缘 B. 生活的美好 C. 远方的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C.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重视生活的细节与平和,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豪放、洒脱的追求。两者风格迥异,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及其诗歌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仰山禅师往曹溪因赠 妾薄命 其一 无题四首寄呈彭孟阳 其二 曲江春 无题(一作赠友人) 送郑侍御赴汴州辟命 题广信寺 无题四首寄呈彭孟阳 其三 奉侍陈太史珠江宴客夜同诸侣返濠上馆赋 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閠字旁的字 包含侣的词语有哪些 恨入心髓 釆字旁的字 包含呐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遗臭千秋 包含务的成语 提手旁的字 葛巾野服 兽聚鸟散 肉山脯林 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泗洙 羊字旁的字 过访 豫想 及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