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09
公在嘉祐,辅政受遗如毕公高,
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
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
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
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奇也。
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
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英姿也。
在嘉祐年间,您辅佐政务,承接遗志,宛如高尚的毕公;功绩显赫,声名远扬,受到尊崇与铭记。在治平时期,您为政清明,宛如曹相国,德行高洁,令民心安宁。在熙宁时期,您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犹如裴中令,享受安宁的晚年,乐于全身而退。您的字迹优美,既庄重又独特,字形周密严谨,笔法从这里可以推知。我得以收藏您的书法,常常想起您如麒麟般的英姿。
岳珂(约1040年-约1110年),字希白,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以诗词、散文和书法著称,尤以书法最为人称道,风格清新、飘逸。
本诗作于岳珂对曾宣靖的赞美之际,反映了他对曾氏德才的赞誉与敬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政治动荡与文人身份的流变,令岳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贤士的渴望与向往。
《曾宣靖》是一首饱含敬意与赞美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三位历史人物的比较,展现出曾宣靖在政治、品德和书法上的卓越才能。岳珂采用了典型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嘉祐、治平与熙宁三段时期的不同政治风貌。通过对比,强调了曾宣靖的德行与才能,表现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诗中多次提及的“辅政”、“清净”、“功成身退”等词语,体现了理想的政治家应具备的特质和价值观。这些品质不仅是古代文人的追求,也是岳珂个人理想的体现。同时,诗的最后一句“尚可以想麒麟之英姿”不仅是对曾宣靖的个人赞美,也象征着对未来理想政治的向往。全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使得岳珂对曾宣靖的赞美恰如其分,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岳珂在诗中提到哪三位历史人物?
A. 毕公、曹相国、裴中令
B. 孟子、荀子、庄子
C. 李白、杜甫、白居易
D. 诸葛亮、王阳明、苏轼
诗中提到的“麒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吉祥与英才
C. 战争
D. 时间
诗人对曾宣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A. 政治才能、德行、书法艺术
B. 财富、名声、家世
C. 战斗能力、军事才能
D. 生活习惯、饮食偏好
答案:1. A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