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9:47
蒋宣卿书简帖赞
作者:岳珂〔宋代〕
庐山之下仙佛之庐,多公题扁,予熟其体矣。而今见其帖,大抵小则遒而大则婉。岂所施有异,而笔法亦随以变。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予犹愧乎知书之浅。
在庐山之下,有一处仙佛的庐舍,许多公家题写过扁额,我对此体会颇深。然而今天看到他的书帖,大致上小的部分是遒劲的,而大的部分则显得婉转。难道所施的笔法有不同吗?而是笔法也随之而变。遒劲而不显得刻板,婉转而不失其力量,我仍然感到对书法的了解肤浅而羞愧。
“庐山之下”可以引申至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向往。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山水之间吟咏,展现其修身养性的志向。
岳珂,字子华,号梦窗,宋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以书法见长,尤其擅长行书和楷书。他的书法风格受到王羲之的影响,注重笔法的变化与情感的表达。
《蒋宣卿书简帖赞》是岳珂对书法大家蒋宣卿书法作品的赞美,表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书法技艺的深刻见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蒋宣卿书法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诗中提到的“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两种书法风格的比较,反映出岳珂对书法技艺的观察与思考。他从蒋宣卿的书法中看到了力量与柔美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双重性。通过对比,诗人不仅表明了自己对书法的感悟,也表达了对书法家的敬意。同时,诗中流露出的谦卑态度,展现了文人应有的自省与追求完美的精神。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蒋宣卿的书法技艺,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自身修为的反思,体现出文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谦逊。
岳珂在诗中赞美的是哪位书法家?
a) 王羲之
b) 蒋宣卿
c) 欧阳询
d) 颜真卿
“遒而不流于介,婉而不失其健”中,强调了书法的哪两种特质?
a) 力量与柔美
b) 雄伟与壮观
c) 简洁与复杂
d) 古朴与现代
诗中提到的“庐山之下”主要是指什么?
a) 书法的技术
b) 自然风光
c) 文人雅集
d) 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