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54
金缕曲
作者: 许宝蘅 〔近代〕
又上雕鞍去。影迷离,黄沙一片,皂雕飞处。青海不来如意梦,有梦转愁无据。不道只暂时相聚。刚是尊前同一笑,掩银屏,脉脉成千古。心如醉,愁难谱。箜篌别后谁能鼓。枉教他,金钗划影,碧天凝伫。过尽征鸿书未寄,断送朱颜如许。打叠起,相思无数。篆字香销灯灺冷,枕函香,别是闲情绪。惊入夜,帘纤雨。
再一次骑上雕鞍出发,眼中影影绰绰,黄沙漫天,皂雕在空中飞舞。青海的梦想未曾如愿,只能在梦中反复愁苦。谁知这只是暂时的相聚,刚在酒前同笑,掩住银屏,留下千古的情思。心中如醉,愁苦难以表达。箜篌别后,谁还能够演奏?白白让他在金钗划影的地方,凝视碧空。经过多少鸿雁,却没有寄出书信,断送了青春的容颜。叠加起来的,相思无数。篆字香消散,灯光暗淡,枕边的香气,别有一番闲情。惊醒在夜里,帘外细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宝蘅,近代女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作品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她的诗歌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情感,展现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感受。
创作背景
金缕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作者对爱情与离别的思考,正值社会变革时代,许多女性面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情感更加复杂。
这首《金缕曲》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开篇以“雕鞍”引入,象征着出行与旅途,暗示着离别的开始。诗中反复出现的“影迷离”,展现了内心的迷茫与不安,黄沙与皂雕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青海不来如意梦”一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令人深思。诗中提到的“相聚”与“同一笑”,让人感受到那种短暂而美好的时光,然而这种美好却成为了千古遗憾。
整首诗的情感愈加浓烈,尤其是“心如醉,愁难谱”之句,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无奈。最后的“惊入夜,帘纤雨”则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孤独的夜晚,诗人在雨声中更加感受到思念的加剧。这种情感的层次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动人,具有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雕鞍”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恋爱
C. 旅行
“青海”在诗中是指:
A. 一种地理位置
B. 理想与希望
C. 古代乐器
诗中提到的“箜篌”代表什么?
A. 生活
B. 情感的抒发
C. 离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