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2
金缕曲·送荷公之吴
作者:叶楚伧
诉与荷公道。我今日客中送客,此情恁好。
响屧廊前杨柳色,短短长长频恼。
说眉黛当时轻扫。蜡屐寻春亡国后,
尽绿肥红瘦将人搅。禾黍恨,谁知晓。
知君别有伤怀抱。溯遗烈钟山石碎,
歌风台倒。击楫豪吟天地窄,
椽笔霜花檄草。证梦里河山再造。
倘遇吴中屠狗侣,说楚伧泥絮禅心早。
拚朝夕,樽前老。
我对荷公诉说。今天我在客中送别朋友,这情景真美好。
听那木屐声在廊前响起,杨柳的颜色,细细长长,总让人烦恼。
那时眉黛轻轻扫过的样子,蜡屐寻春是在亡国之后,
如今尽是绿肥红瘦让人心烦。对禾黍的恨,谁能理解呢?
我知道你心中另有伤怀。追溯那破碎的钟山石,
歌声和风共舞,台子也倒了。
击楫豪情激昂,天地显得狭窄,
用椽笔写下霜花的檄文。梦中再次重建山河。
如果碰到吴地的屠狗之侣,告诉他们楚伧早已心如泥絮。
拼命把白天和黑夜都过完,酒杯前已是老态龙钟。
作者介绍:
叶楚伧(1888-1942),原名叶维廉,字子云,号楚伧,近现代诗人,出生于浙江,后在上海活动。其诗风受到传统和现代的双重影响,作品多表达离愁别绪和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在客中送别友人之际,表现了面对离别的复杂情感,如怀旧、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个人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金缕曲·送荷公之吴》展现了叶楚伧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开头以“诉与荷公道”引入,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交融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无常的惆怅。诗中的“响屧廊前杨柳色”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隐喻着如柳枝般摇曳不定的心情。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中“蜡屐寻春亡国后”,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历史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用“禾黍恨,谁知晓”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暗示着深藏心底的伤痛。
最后,诗人通过“倘遇吴中屠狗侣”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友人深厚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与对情感的真挚表达,形成了一种既有历史深度又具个人情感的文学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响屧廊前杨柳色”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倘遇吴中屠狗侣”中的“屠狗”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个职业
C. 朋友
此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
C.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