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29
昨夜梦明镜,来照欢肩下。
长跪谢明镜,好照欢下马。
昨晚我梦见一面明亮的镜子,来照亮我肩上的欢愉。
我长跪在地,感谢这面明镜,能照耀我下马的快乐。
王鸣雷,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风格多样,喜欢描写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思考。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体验与哲理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子夜歌》作为明代诗歌的一部分,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子夜歌 其四》通过梦境与镜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欢愉与自我反省的深刻理解。开篇“昨夜梦明镜”,梦境的设定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神秘而富有诗意的氛围。镜子不仅是物理上的反射工具,更是内心情感的象征,映照出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认识。
“来照欢肩下”中的“欢”字,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肩上的“欢”似乎暗示着责任与负担,而明镜则给予了他照亮的力量,帮助他看清内心的真实感受。后文“长跪谢明镜”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谦卑与敬重,显示出一种对自我反省与成长的珍视。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既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我内心的追问和反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内心欢愉的追求与自我反省的感悟。诗人通过梦境与镜子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渴望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
诗中“明镜”象征什么?
诗人为何“长跪谢明镜”?
诗中“欢肩下”的意思是?
《静夜思》中,李白通过月光表达思乡之情,与王鸣雷的内心欢愉形成对比。两者都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刻,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王鸣雷更强调内心的自我认知与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