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5:43
赋得履送衍上人
作者: 高启 〔明代〕
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
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
著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行者的旅途与心境。诗人首先称赞这位游方的行者,形象犹如新编的蒲草,在楚水岸边轻盈地行走。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在险峻峰顶的情景,既滑稽又危险,暗示他在世俗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行者轻轻摆动,似乎在忧愁中受到蚂蚁的阻碍,而他高飞的姿态又如同变化的野鸭,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他在众人喧嚣中独自上堂的情景,在山岭间穿行的影子显得孤独。行者走在早晨的道路上,却在夜晚抛下了时间的羁绊,最后在空山中渴望相访,却发现落叶飘零,踪迹全无,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无奈。
作者介绍:高启(高启)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1498年,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启游历之时,可能是在他对自然风光的感悟中,结合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行者的旅程,展现了高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稳称游方脚”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股轻盈的游走感,仿佛行者正随风而行。随后,诗人运用“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的对比,揭示了行者在高峰与世俗之间的艰难选择。
“轻曳愁妨蚁”则展现了行者内心的忧虑,而“高飞笑化凫”则呈现了他向往自由的心态。整首诗在描绘行者的孤独与超然之间,反映了人对人生追求的矛盾心理。最后两句“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人类追寻的无奈与孤独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孤独以及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稳称游方脚”中的“游方”指的是什么?
“落叶去踪无”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