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6:00
鹧鸪天 其一 青阳峡对酒
作者: 段克己 〔金朝〕
千尺长虹下饮溪。
两山环合翠屏围。
非鱼定不知鱼乐,
得鹿还生失鹿悲。
花蔼蔼,絮霏霏。
东风不染鬓边丝。
百川尚有西流日,
一老曾无却少时。
在千尺高的长虹之下,我在溪水边酌酒。
两座山环合,如翠绿的屏风围绕。
鱼儿未必能体会水中的乐趣,
得到的鹿仍会因失去而悲伤。
花朵繁盛,柳絮飞舞。
东风不染我鬓边的白发。
百川依旧有西流的日子,
而我却再也无法回到年轻的时光。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人与自然、时间流逝的哲理思考。诗中提到的“鱼乐”和“鹿悲”反映出人对生活状态的感知与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作者介绍:段克己,金朝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饮酒时,借酒抒发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忧伤。
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头的“千尺长虹下饮溪”,设定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画面生动,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体验生活的乐趣。接着,诗人利用“非鱼定不知鱼乐”这一比喻,表达了人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相对的,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常常不被他人理解。尤其是“得鹿还生失鹿悲”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幸福与失落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花蔼蔼,絮霏霏”,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而“东风不染鬓边丝”则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百川尚有西流日,一老曾无却少时”,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有闲适的生活情趣,又有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段克己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生命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交融,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快乐与悲伤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尺长虹”是指什么?
“非鱼定不知鱼乐”中的“鱼”象征什么?
诗人对东风的描述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