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7:27
老去脚犹轻,吟边不杖行。
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
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
不辞遭泥饮,谨勿杀能鸣。
老了,脚步依然轻快,吟唱时无须拄杖行走。
孤独的亭子映衬着深秋的野色,高大的树木传来轻易的秋声。
这一年的事情刚刚成熟,居住在山中也显得十分安宁。
不怕遭遇泥泞的酒饮,切勿伤害那些会鸣叫的生灵。
本诗中提到的意象如“孤亭”、“高木”、“秋声”等,均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景象有关,常用以表达诗人的孤独与宁静心态。特别是“孤亭”常被用作表达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喧嚣的心境。
方岳,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山人。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
该诗作于方岳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虽已年老,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的亲近,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唐律十首》通过对老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便以“老去脚犹轻”引入,表明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一份灵动与活力,体现了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吟边不杖行”则意在强调诗人对吟唱的热爱,显示出他不愿被年纪所束缚的精神。
接下来的“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孤独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诗人心境如水,深邃而宁静。
“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则表明诗人对岁月的理解与接受,岁月的成熟不仅仅是指时间的流逝,更是心灵的成长。最后两句“不辞遭泥饮,谨勿杀能鸣”则强调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宁可接受生活中的艰辛,也不愿意去伤害那些生命的存在,反映出一种宽厚仁爱的情怀。
整首诗在叙述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老年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强调生命的尊重与自然和谐,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孤亭”象征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隐逸与孤独
C. 繁华的生活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岁事才中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__的感悟。
答案:时间流逝
判断题:诗人认为年纪大了就不能再吟唱诗歌。
对/错
答案:错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多地强调了对友谊的珍视;而方岳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与意象构建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