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18:07
正月尽山间梅花犹有未放者
南枝寒尽著花迟,入我新年第一诗。
明月向人应有语,老天于物本无私。
自逋之后谁相得,未雪以前春不知。
尽让世间凡草木,再三守此岁寒姿。
正月快结束时,山间的梅花仍有未开放的。
南枝在寒气尽散时才开始开花,写下我新年第一首诗。
明月照耀着人,似乎有话要说;而老天对万物并无私心。
自从我与世隔绝后,谁能与我相知?在未下雪之前,春天又怎么会知道呢?
只让世间的草木,反复保持这寒冷的姿态。
方岳,字君衡,号汝阳,宋代诗人,擅长于山水、梅花等题材的诗歌,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方岳的诗风细腻、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
这首诗写于正月,象征着新年的开始。梅花在冬末春初时开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思考。通过梅花的独特坚韧,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观察。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严寒岁月的坚守与对新年的希望。开篇以“南枝寒尽著花迟”引入,描绘出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情景,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仍能顽强生存的力量。诗人用“入我新年第一诗”来表明对新年的期盼,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的两句,“明月向人应有语,老天于物本无私”,则通过明月的照耀,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和交流。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强调自然的公正与无私。
“自逋之后谁相得”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己的渴望,展现了人在岁月变迁中的孤独感。“未雪以前春不知”则表明春天的来临是有条件的,暗示着生命的变换与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尽让世间凡草木,再三守此岁寒姿”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与对岁寒的坚守,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表现了在严寒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新年的希冀,表达了在孤独中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梅花的坚韧
C. 自然的无私
D. 诗人的孤独
“自逋之后谁相得”这句中的“逋”是什么意思?
A. 隐退
B. 逃避
C. 归来
D. 离开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希望与交流
C. 孤独
D. 时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