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好事近(西湖)

《好事近(西湖)》

时间: 2025-05-03 14:53:41

诗句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3:41

原文展示:

好事近(西湖)
作者: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每日游览西湖的情景,湖水冷得像寒玉一样。虽然山色如画,但想要将它画下来却很难达到那种境界。前面的弦乐和后面的管乐交替着伴奏,刚断了又重新开始。随着藕花的相继开放,几只兰舟在湖面上飞速划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日:每天,形容时间的持续性。
  • 冷浸:形容湖水的寒冷,像被浸泡在寒玉中。
  • 山色:指山的颜色和景色。
  • 如画:形容景色美丽,像画一样。
  • 夹歌钟:指乐器的伴奏,前面是弦乐,后面是管乐。
  • 藕花开:藕花盛开,表明季节的变化。
  • 兰舟:指小船,通常用来形容轻快的船只。

典故解析:

该词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西湖”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南宋时期的风光与人文景观。西湖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交织,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题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词派创立者之一。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动荡和外敌入侵的状态,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有关。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好事近(西湖)》以其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对西湖的深切眷恋。开篇“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便用“冷浸”这一生动的比喻,勾勒出西湖水的清冷与雅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山色虽言如画”,则用“如画”来形容西湖的山色美丽,尽管如此,作者仍然感叹“想画时难邈”,说明那种美丽是难以用画笔捕捉的,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无奈。

词中通过音乐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悠扬的氛围:“前弦后管夹歌钟”,音乐的交织似乎与自然景色相辅相成,增强了整体的和谐感。最后一句“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藕花的盛开与小舟的轻快划行,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给人一种希望与朝气。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词风,他在自然景色中流露出的思考与感慨,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 描述了作者每天游览西湖的情景,湖水冷得如同寒玉,传达出一种清冷而优雅的氛围。
  2.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 尽管山色美丽如画,想要将其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却是困难的,表达了对美的无奈和追求。
  3.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 音乐的意象通过“前弦后管”呈现,表现出细腻的艺术氛围,乐曲的断续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循环。
  4.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 藕花的盛开与兰舟的飞逐,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西湖的生机,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冷浸一天寒玉”,用“寒玉”比喻湖水的冷。
  • 对仗:如“前弦后管”,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如“藕花开也”,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呈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是南宋文化的代表。
  • 寒玉:象征清冷与高雅,传达出诗人对西湖的深切感受。
  • 藕花:象征生命与希望,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兰舟:象征自由与轻快,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冷浸一天寒玉”中的“寒玉”指的是?

    • A. 温暖的水
    • B. 寒冷的湖水
    • C. 美丽的山色
    • D. 清澈的天空
  3.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钢琴
    • C. 弦乐与管乐
    • D. 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登高》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哀愁。
  • 杜甫《登高》: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好事近(西湖)》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理想与对现实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宿齐云寺 宿鹫峰庵题壁兼呈林孚卿诸友 送余子美归淮上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衣绣昼行 敲开头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恭候台光 锃锃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闻所未闻 衣字旁的字 牝鸡司晨 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量西折 软绵 桃开头的成语 属连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文学社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