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2:24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作者:辛弃疾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
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
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
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
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
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一条河水从西而来,宛如千丈高的晴空彩虹,环绕着十里的青翠山屏。
我喜爱这草堂已经多年,重游此地,想起杜甫的老朋友,斜川的美景,真不辜负陶渊明的情怀。
那老鹤高高飞起,停在一枝上栖息,长长地笑着,像蜗牛背着自己的家在行走。
已平静下来,期待在这美好的地方,建一个茅草亭。
青山的气势如虹,似乎为我归来而变得更加妩媚。
花鸟频频歌唱,前后舞蹈,更催促着云水,送走黄昏迎来清晨。
即使酒神与诗豪,可能没有力量,我如今已然能驾驭你。
在清澈的溪水上,山灵似乎在笑,白发老者归田耕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军事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心系国家,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与对故国的思念,其词风豪放,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写于辛弃疾晚年,时局动荡,作者在隐居之际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此诗以“水”与“山”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的“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清澈的河水与高耸的山峰交相辉映,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提到杜甫和陶渊明,既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老鹤高飞,一枝投宿”,诗人以老鹤的形象寄托自己的心境,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最后,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理想的追求在“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个理想的环境中,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辛弃疾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田园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融入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展现出文化传承与个人理想的结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青山意气峥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生活的失望
诗中“白发归耕”指的是什么?
A. 归隐田园
B. 游历四方
C.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