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

时间: 2025-05-04 00:54:48

诗句

一夜秋光先著柳。

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

沈烟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

指点芙蕖凝伫久。

高处成莲深处藕。

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

一点浮云人似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48

原文展示:

一夜秋光先著柳。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沈烟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指点芙蕖凝伫久。
高处成莲深处藕。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
一点浮云人似旧。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秋光先映照在柳树上。炎热的气息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羞愧无地。
西风不肯轻易进入我的帘幕,仿佛要延续这漫长的白昼。烟雾轻轻透出。
半个月后,十个早晨的秋天是否已经定下?我指着那芙蕖,凝视着好久。
高处的莲花与深处的藕,百年后我们共度月圆之夜,女子端酒,男子祝寿。
一缕浮云,我的人依旧如昔。

注释:

  • :指光影映照、照耀的意思。
  • 羞失守:指在阳光下,炎热的气息显得无地自容。
  • 帘帏:帘子和帷幕,指房间的装饰物。
  • 饶永昼:延续着漫长的白昼。
  • 芙蕖:指荷花。
  • 百年长共月团圆:希望百年之后仍能与爱人共度团圆时刻。
  • 酒称寿:男女互祝长寿的习俗。
  • 一点浮云:指飘动的云彩,比喻人事如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字毅言,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边塞风情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词。开篇用“秋光”引出季节的变换,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陈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美丽,也传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暑力平明羞失守”一句,展现了夏天的余温在清秋的明亮中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体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之间的微妙关系。西风的轻拂,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沈烟透”则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无限遐想。

在描绘秋日的过程中,词人用“指点芙蕖凝伫久”传递出一种静谧的美,仿佛在细细品味生命中的每一瞬间。接下来的“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反映了人们对团圆与长寿的渴望。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得这首词在优雅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夜秋光先著柳:秋天的光影在一夜之间照亮了柳树,营造了秋天的氛围。
  2. 暑力平明羞失守:夏天的热气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无地自容,暗示着季节的更替。
  3. 西风不放入帘帏:秋风不轻易进入室内,表现出对宁静时光的珍视。
  4. 饶永昼:希望这漫长的白昼能持续,带来温暖与宁静。
  5. 沈烟透:烟雾轻透,增添了朦胧的美感。
  6. 半月十朝秋定否:不禁思考半个月后,秋天的景象是否已经稳定。
  7. 指点芙蕖凝伫久:指着荷花,静静地凝视,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8. 高处成莲深处藕:莲花与藕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命状态。
  9. 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对未来的祝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一点浮云人似旧:飘动的云彩,象征了人事的变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旧如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光比作一种情感的映照,增添了词的意境。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放”与“不放”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光:象征着季节变化,暗指生命的流转。
  2. :柔软的柳树,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柔情。
  3. 西风: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芙蕖:荷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5. 百年:象征着长久与稳定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亮
    C. 苏轼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桃花
    D. 玫瑰

  3.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展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 其十一 长相思 其二 长相思 寄孟端夫子 长相思 同前 长相思 赋惜花春起早 长相思 其八 长相思 长相思三首 其三 长相思 长相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树啄 包含舆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近在咫尺 秃宝盖的字 儳路 概览 又字旁的字 转弯磨角 书空咄咄 佛塔 力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蒲酒 方圆可施 偃武息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