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梅 其四

《咏梅 其四》

时间: 2025-07-29 08:35:32

诗句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政主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35:32

原文展示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政主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傲然绽放的景象。瘦弱的枝条横向伸展,像是玉石般纤细,花萼上点缀着晶莹的露珠。一朵梅花忽然先开,虽然周围的花朵还未盛放,但它们的香气却已经飘散开来。梅花想要传递春天的消息,丝毫不在乎被雪覆盖的寒冷。悠扬的玉笛声停了下来,东风正是春天的主宰,开始主宰万物复苏的时节。

注释

  • 疏枝:稀疏的树枝。
  • 横玉瘦:形容梅枝横向伸展,像玉一般纤细而瘦弱。
  • 小萼:小花苞,指梅花的花萼。
  • 点珠光:形容露珠像珠子一样闪光。
  • 百花皆后香:指其他花朵都还未开放,梅花的香气已经在先。
  • 春信息:春天的信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雪埋藏:不怕被雪覆盖,表现梅花的坚韧精神。
  • 玉笛:形容乐器,暗指春天的音乐。
  • 东君:春天的主宰,古代神话中的东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约1143年-1194年),字仲明,号澹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以气韵生动、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擅长表现梅花、松树等坚韧的植物。

创作背景

《咏梅 其四》是在冬末春初之际写成的,此时正值梅花盛开。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冬春交替的感慨与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咏梅 其四》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形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诗中“疏枝横玉瘦”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梅树的瘦弱与坚韧,展现出梅花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小萼点珠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梅花的娇美与灵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一句,凸显了梅花的独特与孤傲,正是这种先开的特性,使得梅花在春天的到来中扮演了传信者的角色。诗人在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更借梅花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期待。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则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倔强与坚韧。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不惧艰难困苦、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同时,最后两句“玉笛休三弄,东君政主张”则巧妙地将自然现象和人文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梅诗,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体现了不畏困难、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疏枝横玉瘦:梅树的枝条稀疏且横向伸展,镶嵌着像玉石般的细腻。
  2. 小萼点珠光:小小的花苞上挂着露珠,像珠子一样闪闪发光。
  3. 一朵忽先发:其中一朵梅花突然先开,显示出它的独特。
  4. 百花皆后香:其他花朵都还未开放,但梅花的香气已经飘散。
  5. 欲传春信息:梅花想要传达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6. 不怕雪埋藏:梅花不怕被雪覆盖,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7. 玉笛休三弄:美妙的音乐暂时停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8. 东君政主张:春天的主宰——东风开始主导万物复苏。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疏枝横玉瘦”,将梅枝比作玉,形象生动。
  • 拟人:如“欲传春信息”,赋予梅花传递信息的能力。
  • 对仗:如“百花皆后香”与“雪埋藏”,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现梅花在寒冬中坚韧不拔、勇敢绽放的精神,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的热爱,表现了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2. :象征寒冷与困境。
  3. 春天:象征希望与新生。
  4. 玉笛:象征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疏枝横玉瘦”指的是梅树的____

    • A. 繁茂
    • B. 稀疏
    • C. 冬季
    • D. 颜色
  2. 填空题:梅花想要传递春天的信息,因此它“不怕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君”是指春天的主宰。(对/错)

答案

  1. B
  2. 雪埋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题梅花》 - 赵孟頫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与《咏梅 其四》(陈亮):
    • 王安石的《梅花》强调梅花的孤高与清雅,而陈亮的诗则侧重于梅花在寒冬中顽强生长的精神。
    • 两首诗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前者更注重梅花的气质,后者则强调梅花的生命力与春天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左山右昂}山禹庙石柱 芰荷香·小潇湘 恋芳春慢·蜂蕊分香 春草碧 钿带长中腔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偶成 智者桥 薄暮自京口扬帆夜抵栖霞 宿钟氏山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平交易 凶锋 好美 成千论万 见字旁的字 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军劳 纣絶阴天宫 首字旁的字 言泉会九流 香字旁的字 包含喀的词语有哪些 拔地倚天 伶牙俐嘴 户字头的字 干手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