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癸卯除夕

《鹧鸪天 癸卯除夕》

时间: 2025-05-01 04:29:55

诗句

腊鼓蓬蓬岁又阑,漫天风雪一家寒。

衣馀敝絮悲难补,柴是青松湿未乾。

酬令节,荐辛盘,高烧红烛照团圞。

儿斟柏酒陪爷饮,女折梅花送母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9:55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鹧鸪天 癸卯除夕
作者: 刘凤梧 〔近代〕

腊鼓蓬蓬岁又阑,
漫天风雪一家寒。
衣馀敝絮悲难补,
柴是青松湿未乾。
酬令节,荐辛盘,
高烧红烛照团圞。
儿斟柏酒陪爷饮,
女折梅花送母看。

白话文翻译

腊鼓声声,年岁又到了尽头,
漫天的风雪让人感到寒冷。
衣服已经破旧,难以修补,
柴火是湿的青松,尚未干透。
为了庆祝节日,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高高的红烛照亮了团圆的场面。
儿子斟满柏酒陪着父亲饮酒,
女儿折下梅花送给母亲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鼓: 腊月时节的鼓声,象征年末的庆祝。
  • : 尽头、结束。
  • 敝絮: 破旧的棉絮,指寒冷时节的衣物。
  • : 烧火用的木材。
  • 青松: 湿润的松木,象征岁末的寒冷与不易。
  • 荐辛盘: 端上丰盛的食物,辛为辛辣的食物。
  • 团圞: 团圆的意思,形容家庭团聚的温暖。
  • 柏酒: 用柏树制作的酒,象征健康和长寿。

典故解析:

  • 腊八节: 腊鼓通常在腊八节时敲响,代表迎接新年的到来。
  • 梅花: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在寒冬中更显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凤梧,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癸卯年除夕之际,正值寒冬,作者通过描绘家庭团圆的场景,表达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癸卯除夕》以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团圆的情景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除夕夜的感受。诗的开头以“腊鼓蓬蓬岁又阑”引入,声声腊鼓不仅唤起了辞旧迎新的情绪,也暗示着一年即将结束的感慨。接下来的“漫天风雪一家寒”描绘了严寒的景象,突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衣馀敝絮悲难补”,表达了生活的艰辛,而“柴是青松湿未乾”则进一步加深了寒冷的氛围,寓意着生活的困境。尽管如此,诗人在“酬令节,荐辛盘”中找到了节日的乐趣,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儿斟柏酒陪爷饮,女折梅花送母看”,展现了浓厚的亲情与温暖的家庭氛围,突显了传统节日的温馨与团聚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寒冷的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对家庭、生活的深切思考与真挚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团圆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鼓蓬蓬岁又阑: 腊月的鼓声响起,岁末已至,营造出一种辞旧迎新的氛围。
  2. 漫天风雪一家寒: 寒冷的雪花飘落,让人感受到寒意,暗示家庭的温暖尤为珍贵。
  3. 衣馀敝絮悲难补: 表达了生活的窘迫,衣物破旧,难以修补,反映出社会的苦难。
  4. 柴是青松湿未乾: 湿柴无法生火,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不易。
  5. 酬令节,荐辛盘: 家庭聚会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体现了节日的喜庆。
  6. 高烧红烛照团圞: 红烛的光辉照亮了团圆的场景,象征着家庭的温暖。
  7. 儿斟柏酒陪爷饮: 儿子为父亲斟酒,表现出对长辈的尊敬与孝心。
  8. 女折梅花送母看: 女儿为母亲折梅花,展现对母亲的关爱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腊鼓”与“青松”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尽管生活艰难,但在节日的氛围中,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更加温暖,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鼓: 传统节日的象征,代表辞旧迎新的氛围。
  • 风雪: 寒冷的自然环境,象征生活的困境。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红烛: 家庭温暖与团圆的象征,承载着亲情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家庭团圆
    C. 自然景色

  2. “衣馀敝絮悲难补”中的“敝絮”指的是什么?
    A. 新衣服
    B. 破旧的棉絮
    C. 春天的花朵

  3. “儿斟柏酒陪爷饮”表达了什么?
    A. 孩子对父亲的尊重
    B. 朋友之间的友谊
    C. 对外界的逃避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元日》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表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鹧鸪天》则展现了节日的团聚与温暖。
  • 《元日》通过描绘新年的景象,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与《鹧鸪天》的节日氛围相呼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朝中措 重九日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国江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 朝中措 朝中措·宦游只欲赋归休 朝中措·从来黄菊占秋风 朝中措·红鸾飞下绿云中 朝中措(腊日·三之三)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 病起饮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篦刮目 白兔赤乌 微素 谢承 骨字旁的字 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惮 采字旁的字 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覆笭 杜口木舌 霜气横秋 士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便辞巧说 腰绖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