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5:57
哨遍·一壑自专
作者:辛弃疾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
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天际。
论妙理。浊醪正堪长醉。
从今自酿躬耕米。嗟美恶难齐,
盈虚如代,天耶何必人知。
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
夔乃怜蚿,谷亦亡羊,算来何异。嘻。
物讳穷时。丰狐文豹罪因皮。
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
正万籁都沈,月明中夜,
心弥万里清如水。
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
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时鱼鸟忘情喜。
会我已忘机更忘己。
又何曾物我相视。非会濠梁遗意,
要是吾非子。
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大小均为水耳。
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个人选择与自由生活的追求。开头提到“自专”,即独自享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接着描绘了归田的宁静。作者问何人能知晓这些微妙的变化,随后提到看天际飞去的大雁,思考人生的奥妙和醇酒的醉意。他决定自己酿酒,耕作稻米,感叹人生的美与恶难以平衡,时光如流,天意为何要人知晓。回首五十九年,似梦中的欢乐唤醒了悲伤。他感叹世间万物的无常,富贵并非他的追求。在安静的夜晚,月光下的心境如水般清澈。最终,他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忘却了世俗的纷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他出生于山东,年轻时家境富裕,后来参与抗金斗争,政治生涯坎坷,最终隐居。其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本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作者在经历了政治的失意和个人的浮沉后,选择隐居生活,反思人生,表达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哨遍·一壑自专》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开篇便以“一壑自专”引入,展现了作者对自我选择的坚定态度。五柳树的描绘,增添了隐逸生活的诗意,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归属感。
词中涉及的“飞鸿”、“浊醪”,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索。飞鸿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浊醪则代表着对醉生梦死的向往。辛弃疾在这里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了心灵的豁达与自由。
通过“盈虚如代”的思考,诗人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化。人生如梦,回首五十九年,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放下执念,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最后,诗人以“心弥万里清如水”总结,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词流露出辛弃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既感叹个人命运的无奈,又渴望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对自我与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辛弃疾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飞鸿”象征什么?
填空题:辛弃疾在诗中强调“富贵非吾愿”,表达了对__的淡泊。 答案:物质
判断题:诗中提到“心弥万里清如水”,表示内心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