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28:36
原文展示: 鸡鸣非时乃祸口,那无荒更同疾徐。信知南来事总异,不但斯人难并居。
白话文翻译: 鸡在不应该鸣叫的时候鸣叫,会招来祸患;那里难道没有荒废的更次,与疾徐无关。确实知道南方来的事情总是不同,不仅仅是这里的人难以共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南方风俗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异乡风俗的不解和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南方游历时所作,通过对鸡鸣非时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南方风俗的异样感受,以及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鸡鸣非时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南方风俗的异样感受。诗中“鸡鸣非时乃祸口”一句,用典故暗示了不祥之兆,反映了作者对异乡风俗的不解和忧虑。“那无荒更同疾徐”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混乱,暗示了南方生活的无序。最后两句“信知南来事总异,不但斯人难并居”,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南方风俗的异样感受,以及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南方风俗的异样感受,以及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通过鸡鸣非时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对异乡风俗的不解和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鸡鸣非时乃祸口”一句,用典故暗示了什么? A. 吉祥之兆 B. 不祥之兆 C. 正常现象 D. 无关紧要
诗中“那无荒更同疾徐”一句,强调了什么? A. 时间的正常流转 B. 时间的混乱 C. 时间的快慢 D. 时间的荒废
诗中“信知南来事总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不解和忧虑? A. 北方风俗 B. 南方风俗 C. 东方风俗 D. 西方风俗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章泉诗集》中的《秋夜》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赵蕃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王之涣的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豁达情怀,而赵蕃的这首诗则表达了异乡风俗的不解和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章泉诗集》、《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更深入地了解赵蕃的诗歌和宋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