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8:15
原文展示:
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山色既能显得浅淡,又能显得深沉,浅淡时如同朝阳下的晴朗,深沉时如同阴天的昏暗。山色本身并不知道早晚的变化,而行人却因此费尽心思,吟咏着长短不一的诗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八月八日离开潭州(今湖南长沙)后所作,共四十首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山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旅途生活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山色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山色的浅淡与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的“晓山能浅复能深”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诗人认为山色并不知道早晚的变化,而行人却因此费尽心思,吟咏着长短不一的诗句,这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山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旅途生活的思考。诗人认为山色并不知道早晚的变化,而行人却因此费尽心思,吟咏着长短不一的诗句,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晓山”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山 B. 傍晚的山 C. 雨后的山 D. 雪后的山 答案:A
诗中的“浅似朝晴深似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的“山色岂知朝暮改”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山色知道早晚的变化 B. 山色不知道早晚的变化 C. 山色喜欢早晚的变化 D. 山色讨厌早晚的变化 答案:B
诗中的“行人自费短长吟”反映了什么? A. 行人喜欢吟诗 B. 行人因为山色的变化而费尽心思 C. 行人讨厌吟诗 D. 行人讨厌山色的变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