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4:58
原文展示
琴弈心偏好,丹铅手自磨。
衰翁会同社,吾子揖余波。
歌动玉条脱,酒倾金叵罗。
好为文字饮,行乐未宜多。
白话文翻译
我对琴棋有着特殊的喜好,手中自制丹铅笔墨。衰老的老人聚在一起,孩子们向我致敬。歌声动人,仿佛要把美玉都歌唱脱落,酒杯倾斜,金色的酒器闪烁。喜欢为文字而饮,享乐固然难得,但不宜过于沉迷。
注释
字词注释
- 琴弈:琴和棋,分别指代音乐和棋艺。
- 丹铅:指代红色的铅,古时用来制作墨。
- 衰翁:衰老的老人。
- 会同社:指老人在一起聚会。
- 吾子:我的孩子,表示对年轻人的亲切称呼。
- 揖:作揖,古代礼节。
- 脱:脱落,形容歌声之美。
- 金叵罗:金制的酒器。
- 行乐未宜多:享乐不应过度。
典故解析
- 琴棋书画: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修养,表示作者对琴棋的喜爱。
- 衰翁会同社:表现了老年人聚会的场景,反映古代社交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楼钥,字子恭,号雪窗,北宋时期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趣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楼钥晚年,正值他对生活的沉思与回顾之时,表达了他对文人雅趣的追求以及对享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戏和淳诗卷》是一首表现文人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通过琴棋、歌酒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开头几句提到琴棋,表明内心对文艺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文雅生活的重视。接下来的“衰翁会同社”,则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社交场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充满了亲切和尊重。
而“歌动玉条脱,酒倾金叵罗”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饮酒作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美酒和歌曲的描写,展示了生活的美好与乐趣。然而,最后一句“行乐未宜多”则透出一丝克制,提醒人们在享乐的同时,切勿沉迷,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琴弈心偏好:表达了作者对琴棋的热爱。
- 丹铅手自磨:指出自己在创作上努力,手中自制的墨。
- 衰翁会同社:描绘了老人聚会的场景,展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 吾子揖余波:年轻人向作者致敬,体现出代际之间的尊重。
- 歌动玉条脱:形容歌声动人,能够打动人心。
- 酒倾金叵罗:描绘了饮酒的场景,金色酒器闪烁。
- 好为文字饮:表明作者乐于为文字而饮,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
- 行乐未宜多:倡导适度享乐,反映出理智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歌声比作动人之物,寓意歌声的美妙。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歌动玉条脱”,赋予歌声以生命,使其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琴棋、酒歌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享乐的理性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文人雅趣与艺术修养。
- 棋:象征智慧与深思熟虑。
- 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快乐。
- 歌:象征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琴弈心偏好”中的“琴”指代什么?
-
诗中提到的“衰翁”指的是?
-
“行乐未宜多”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享乐无度
- B. 适度享乐
- C. 不乐于享乐
- D. 忘却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描绘思乡情怀与孤独感。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表达壮志豪情与人生哲学。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戏和淳诗卷》均涉及对生活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楼钥则更关注个人情趣和享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楼钥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