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春二首

《晚春二首》

时间: 2025-05-02 11:37:54

诗句

莫道春归事已非,水边天际绿成围。

隔篱听得农家语,雨过田田麦含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7:54

晚春二首

作者: 陈傅良 〔宋代〕

原文展示:

莫道春归事已非,水边天际绿成围。
隔篱听得农家语,雨过田田麦含肥。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春天已经离去,河边和天际的绿意依旧围绕。
隔着篱笆听到农家的谈话,雨过之后,田里的麦子都显得肥厚。

注释:

  • 莫道:不要说。
  • :离去或回去。
  • 事已非:事情已经不是之前的样子。
  • 水边天际:形容河岸和远方的天空。
  • 绿成围:绿意像围绕着一样。
  • 隔篱:隔着篱笆。
  • 农家语:农民的谈话。
  • 雨过:雨下过之后。
  • 田田:形容田地的宽广和丰盈。
  • 麦含肥:麦子因雨水而显得饱满。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整体反映了农田与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傅良,字士杰,号梅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和农村生活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农田生长旺盛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待和对春天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深切关注。首句“莫道春归事已非”直接反驳了春天离去的说法,表达了春天在自然界依旧存在的真实感受。接下来的“水边天际绿成围”描绘了春天的绿意依旧,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通过“隔篱听得农家语”展现了乡村的生活气息,听到农民的谈话,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氛围。最后一句“雨过田田麦含肥”则是对雨水滋润后的麦田的描绘,表现了农田的丰盈与希望。整首诗简练而意蕴丰富,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丰收的期待,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道春归事已非:此句表明诗人反对消极的观点,强调春天的美好依然存在。
  2. 水边天际绿成围:描绘了河边的绿色植物与天空的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
  3. 隔篱听得农家语:通过隔着篱笆听到农民的谈话,体现了诗人与乡村生活的亲密联系。
  4. 雨过田田麦含肥:最后一句强调了雨水的滋润带来丰收的希望,反映了自然的恩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水边天际”与“隔篱农家”形成了优美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春”“绿”“麦”,这些自然意象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画面。
  • 拟人:通过“麦含肥”赋予麦子以生命感,体现了自然的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代表生机与希望。
  2. 绿:象征生命力与繁荣。
  3. 农家:体现乡村的生活气息。
  4. :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春”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A. 失落
    B. 生机
    C. 冷漠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雨过田田麦含肥”表达了__的意象。 答案:丰收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农家生活让人感到温暖与亲切。 A. 对
    B. 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体现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强调了草木的生命与离别的情感,风格与陈傅良的诗相似,但情感基调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为《晚春二首》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奉送节使贤侯分帅谯军,兼简仲季 木兰花慢 龟溪寄张小山 木兰花慢 木棉 木兰花慢·正千门系柳 木兰花慢 敬题彊村丈手书词稿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泛舟夜归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其一 黄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状的词语有哪些 稼轩长短句 自在 并日而食 衣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翼佐 屠刀 朝成暮徧 启羞兴戎 主开头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戏竹 吃不了兜着走 音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包含研的词语有哪些 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胜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