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28
心知云路等榆枋,戏作方壶当玉堂。
虚静自应详止止,逍遥均是一苍苍。
心含宝月无中外,身著青霞可颉颃。
政尔天游到疑始,觉知谁送竹风香。
心中明白如同云路与榆树,戏谑地把方壶放在玉堂之上。
虚静的状态自然应当细致而止息,逍遥自在恰似一片苍茫。
心中含有皎洁的明月,无论内外都是如此;
身上披着青色的霞光,仿佛可以与之翱翔。
正因为你在天际游荡,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不知是谁送来了竹林中的清香。
作者介绍:路铎,金朝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相结合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借助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恬淡。初句“心知云路等榆枋”,从表面看似乎在比较两者的差异,实则在阐释对比与联系,隐喻着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虚静”的追求,诗人希望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展现了他对自由与清净的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心中“宝月”的明亮,身上“青霞”的轻盈,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美好与清新存在于心灵的觉知中。最后两句“政尔天游到疑始”,则暗示着人们在追求自由与探索时常会有疑惑,但自然的气息总能带来启迪,令人心灵得到抚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揭示了人们在追寻自我与自然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疑惑与启示。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云路”指的是什么?
A. 高远的理想
B. 现实生活
C. 人际关系
D. 个人烦恼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内心的宁静?
A. 青霞
B. 宝月
C. 竹风香
D. 榆枋
本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A. 生活琐事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D. 社会的动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