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40
九陌黄尘没马头,
眼明佛界接仙洲。
清溪照影红蕖晚,
禅榻生凉碧树秋。
少室宗风开木义,
裕陵遗墨烂银钩。
对谈不觉山衔月,
只为松风更少留。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归来的情景。道路上黄尘弥漫,马头都被掩埋在尘土之中;眼前的佛教世界与仙境连接,令人心驰神往。清溪映照着晚霞中的红莲,禅榻上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碧绿的树影摇曳。少室山的宗风开创了木义,裕陵的遗墨如银钩般闪烁。与友人对谈,不觉间山的轮廓已与月亮相接,只因松风悄然,更让人留恋。
作者介绍:路铎是金朝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一个晚归的场景中写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佛教思想的认同,表达了在纷扰的世界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庆寿寺晚归》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九陌黄尘没马头”引入,描绘了一幅黄尘弥漫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归途的艰辛与孤寂。接着,诗人将视野转向“眼明佛界接仙洲”,用佛教的意象描绘心灵的追求,暗示通过修行达到精神的升华。
“清溪照影红蕖晚”则是自然与美的结合,清澈的溪水映照着晚霞中的红莲,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而“禅榻生凉碧树秋”则传达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秋天的凉意与碧绿的树影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少室宗风开木义,裕陵遗墨烂银钩”则引入禅宗的文化象征,少室山和裕陵的提及,不仅体现了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最后两句“对谈不觉山衔月,只为松风更少留”表达了与友人交谈时的无心之乐,在松风的轻拂中,时间似乎也变得缓慢,现实与理想的交织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佛教文化的认同,以及在纷扰的生活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哲理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九陌黄尘没马头”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清溪照影红蕖晚”中,红蕖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少室宗”与什么有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