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浪淘沙

《浪淘沙》

时间: 2025-04-26 19:44:25

诗句

斜日半庭阴。

销尽春痕。

昙花小劫付金轮。

底事些儿蛛网在,犹恋香尘。

又见药阑新。

莫也销魂。

浮生难据总如云。

知否来年春再到,可似而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4:25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曹慎仪 〔清代〕

斜日半庭阴。销尽春痕。
昙花小劫付金轮。
底事些儿蛛网在,犹恋香尘。
又见药阑新。莫也销魂。
浮生难据总如云。
知否来年春再到,可似而今。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的照射下,庭院的一半笼罩在阴影之中,春天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昙花短暂的开放已归于金色的光轮。为何那细小的蛛网依然存在,似乎依然眷恋那香气弥漫的尘埃。又见到药阑旁的新花,难以自持心中的愁苦。浮生如云,无法把握。你知道明年春天再来的时候,会不会像现在这样?

注释

  • 斜日:指斜射的阳光,形容傍晚时分的阳光。
  • 销尽春痕:春天的痕迹已经消失。
  • 昙花:指昙花一现,形容短暂的美好。
  • 金轮:指太阳或月亮,象征光辉与时间的流转。
  • 蛛网:象征细腻而脆弱的事物。
  • 香尘:指春天的香气和尘埃,象征美好的记忆。
  • 药阑:指种植药材的栏杆,这里可能暗指药草和治愈的希望。
  • 浮生难据:浮生如梦,难以把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慎仪,清代词人,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创作背景
《浪淘沙》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作者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曹慎仪生活于清代,社会动荡、生活不易,使得他的诗中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诗中通过斜阳、春痕、昙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开篇的“斜日半庭阴”描绘出一种黄昏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渐逝,而“销尽春痕”则强调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已不复存在。接着“昙花小劫”一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短暂的主题,昙花虽美,却只是一瞬间的绽放,暗喻世间万象的无常。

中间的“底事些儿蛛网在,犹恋香尘”,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细微事物的关注。蛛网象征着脆弱的存在,尽管微不足道,但却承载着过去的香气与记忆。最后,诗人在反思“浮生难据总如云”,无奈地承认生命的飘渺与无常。同时,结尾的“知否来年春再到,可似而今”更是流露出一种期待与无奈,尽管明年春天可能再次来临,但是否能再现如今的美好却是未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曹慎仪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令人感同身受,唤起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日半庭阴:描绘黄昏时分的庭院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2. 销尽春痕:春天的痕迹已然消失,暗示美好时光的逝去。
  3. 昙花小劫付金轮:昙花的短暂盛开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表达人生的瞬息万变。
  4. 底事些儿蛛网在,犹恋香尘:蛛网的存在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
  5. 又见药阑新:暗示希望与新生,药阑旁的新花象征着未来的可能性。
  6. 莫也销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难以自持。
  7. 浮生难据总如云:浮生如梦,无法把握,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8. 知否来年春再到,可似而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再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浮云,强调其无常与短暂。
  • 拟人:用“犹恋”形容蛛网,赋予物体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保持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和情感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2. 春痕:象征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消逝。
  3. 昙花:象征短暂的美好与瞬息即逝的生命。
  4. 蛛网:象征脆弱的存在与对过去的留恋。
  5. 药阑:象征希望与新生,暗示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昙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长久的美好
    • B. 短暂的瞬间
    • C. 常青的希望
    • D. 永恒的存在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浮生难据总如__”,这个意象表达了什么?

  3. 判断题:诗中的“斜日”仅仅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判断对错)

答案

  1. B
  2. 云(表达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3. 错(“斜日”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反映了人生短暂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浪淘沙》 vs. 《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对时间与美好事物的思考,但《浪淘沙》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与哲理,而《将进酒》则更强调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曹慎仪传》

相关查询

菩萨蛮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 菩萨蛮·鹊桥巧雾随风远 菩萨蛮·还丹节行将何作 菩萨蛮 菩萨蛮 杭州西湖 菩萨蛮 夏闺二首 其十三 菩萨蛮六首 其四 菩萨蛮 菩萨蛮 泯江源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嚷闹 龝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党证 貌如其心 交沁 乡霸 责有所归 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誉塞天下 窝窝腻腻 江山之恨 口字旁的字 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女情多 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