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董元达

《送董元达》

时间: 2025-04-27 11:45:21

诗句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21

原文展示:

送董元达 谢逸 〔宋代〕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白话文翻译:

读书不为儒生的酸腐所困,跃马扬鞭西入金城关。 边塞苦寒,风气恶劣,归来时面容皱纹,须眉已斑。 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议论,天颜为之开颜。 谤书满箱,不再辩解,脱身来看江南山色。 长江滚滚,蛟龙怒吼,你此去扁舟,何时能还? 大梁城里定能相见,玉川虽破,屋应尚有数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儒生酸:指儒生的酸腐气。
  • 金城关: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兰州市。
  • 塞垣:边塞的城墙。
  • 先皇:指已故的皇帝。
  • 延和殿:宫殿名。
  • 谤书盈箧:指诽谤的文书满箱。
  • 脱身:摆脱困境。
  • 大梁: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玉川:地名,此处指简陋的居所。

典故解析:

  • 延和殿:唐代宫殿名,此处借指宋代宫殿,用以表示皇帝召见的场景。
  • 谤书盈箧:典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比喻遭受诽谤而无法辩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送别友人董元达的作品,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对未来的祝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代不详。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困境,以及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董元达为题材,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读书不作儒生酸”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拘泥于传统儒生形象的赞赏。而“跃马西入金城关”则描绘了友人勇敢前行的形象。后文通过对边塞苦寒的描写,以及友人归来后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友人的坚韧和不易。最后,诗人以长江滚滚、扁舟此去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祝愿,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再相见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骨和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读书不作儒生酸”: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拘泥于传统儒生形象的赞赏。
  2. “跃马西入金城关”:描绘了友人勇敢前行的形象。
  3. “塞垣苦寒风气恶”:通过边塞苦寒的描写,突出了友人的坚韧和不易。
  4. “归来面皱须眉斑”:描绘了友人归来后的变化,进一步突出了友人的坚韧。
  5. “先皇召见延和殿”:借指宋代宫殿,用以表示皇帝召见的场景。
  6. “议论慷慨天开颜”:表达了友人在朝堂上的慷慨陈词,得到皇帝的赞赏。
  7. “谤书盈箧不复辩”:比喻遭受诽谤而无法辩解,表达了友人的困境。
  8. “脱身来看江南山”:表达了友人摆脱困境,来到江南的情景。
  9. “长江滚滚蛟龙怒”:以长江滚滚、蛟龙怒吼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
  10. “扁舟此去何当还”: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祝愿。
  11. “大梁城里定相见”:表达了对友人再相见的期待。
  12. “玉川破屋应数间”:以玉川破屋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简陋居所的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江滚滚蛟龙怒”,以长江滚滚、蛟龙怒吼比喻友人未来的艰难。
  • 拟人:如“长江滚滚蛟龙怒”,将长江拟人化,赋予其怒吼的形象。
  • 对仗:如“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透露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对未来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再相见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城关:边塞的象征,代表了友人的勇敢前行。
  • 长江滚滚:象征着友人未来的艰难。
  • 扁舟:象征着友人的孤独前行。
  • 大梁城:象征着友人未来的相聚。
  • 玉川破屋:象征着友人简陋的居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读书不作儒生酸”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什么态度? A. 赞赏 B. 批评 C. 同情 D. 无所谓

  2. “跃马西入金城关”描绘了友人的什么形象? A. 勇敢前行 B. 犹豫不决 C. 疲惫不堪 D. 孤独无助

  3. “塞垣苦寒风气恶”通过什么手法突出了友人的坚韧?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描写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送董邵南序》:同样是送别友人的作品,展现了友人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对比:

  • 王昌龄《送董大二首》:与谢逸的这首诗相比,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谢逸的诗歌创作。

相关查询

闭户 渔翁 小江 游山 夏初湖村杂题 新春 残春 暑雨萧萧滴夜长晓窗探借九秋凉 半俸自戊辰二月置不复言作绝句 拄杖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宵开头的成语 整瓶不摇半瓶摇 愁长殢酒 宝盖头的字 生帛 言字旁的字 老婆舌头 画幅 衣不解带 大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包含黄的词语有哪些 赐墙及肩 出易 贪懒 甘心忍受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