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5:10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水边的景象,岸边草木茂密,令人难以辨认其名。树林中时常传来鸟儿的啼鸣,仿佛在向船只致意,热情地相迎。
此诗虽无显著典故,但“啼鸟”与“船相迎”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敏感和亲近。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彦甫,号梅溪,宋代诗人,籍贯为今浙江省。他是早期宋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情怀。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梅尧臣的《杂诗绝句十七首》中的这一首展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岸傍草树密”一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草木的茂密象征着自然的丰饶与活力。接着,诗人提到“往往不知名”,这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世界的谦卑与敬畏,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知。
而“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则增添了诗的动感,鸟儿的啼鸣如同在欢迎着来访者,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关系。这种意象不仅让读者感受到鸟鸣的悦耳,也让人体验到一种亲切、温暖的气氛。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向往,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重与珍视的情感。
诗中描述的环境是怎样的?
A. 荒凉
B. 茂密
C. 寂静
D. 热闹
“似与船相迎”中的“似”字是用来表示什么?
A. 确定
B. 相似
C. 反对
D. 不确定
诗中提到的鸟儿是如何与船互动的?
A. 在飞翔
B. 在啼鸣
C. 在争斗
D. 在觅食
王维《鹿柴》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与梅尧臣的诗有着相似的自然描写,但王维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梅尧臣则通过鸟鸣与船只互动展现了更为生动的场景。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