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食

《寒食》

时间: 2025-07-27 21:10:02

诗句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

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10:02

原文展示: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
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白话文翻译:

整片青山上布满了坟墓,起伏的地形分布在原野和山谷之间。
过去的道路早已荒废,我如今迷路向樵夫和牧羊人询问。
我涉水来到云林,隔着岗峦听到附近的哭声。
在白杨树下喝着酒,悲风萧萧何其悲凉。
雨停了,梨园只剩下残花,鸠鸟的鸣声传来茅屋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坟冢:指坟墓,象征着过去的生命与历史。
  • 青山:青翠的山,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色。
  • 樵牧:樵夫和牧羊人,代表普通百姓的生活。
  • 云林:云雾缭绕的森林,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沃酒:丰盈的酒,指美酒。
  • 飋飋:形容风声,形容悲凉的气氛。
  • 梨园:梨树园,象征着春天和生机,但此处却是“残”,表达了凋零的美感。
  • 鸠声:鸠鸟的叫声,常与哀伤联系在一起。

典故解析:

寒食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两天,纪念介之推。在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而是食用冷食。诗中提到的“悲风”和“哭声”反映了寒食节的悲伤气氛,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梦得,号青隐,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寒食》创作于寒食节前后,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寒食》一诗通过描绘坟冢、荒路、哭声等意象,展现了寒食节的哀伤气氛。全诗开头以“坟冢遍青山”引入,直接点明主题,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向来路已荒”的描写,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人问樵夫和牧羊人,象征着对生命的疑惑与迷茫。

在“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声的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悲伤的情感。白杨树下的“沃酒”则成为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而“悲风何飋飋”则再次强调了悲痛的情绪。最后,雨后的梨园和鸠声的描写,增添了凋零与失落的意象,给人一种无尽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坟冢遍青山:指整片青山上布满了坟墓,暗示了生与死的交替。
  2. 高低占原谷:描述地形的起伏,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与不定。
  3. 向来路已荒:过去的路已被荒草覆盖,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4. 今迷问樵牧:诗人迷路,向樵夫和牧羊人询问,表现出一种孤寂感。
  5. 涉水到云林:描绘诗人为追寻而踏水而行,体现了追求的执着。
  6. 隔岗闻近哭:听到哭声,增加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7. 沃酒白杨下:在白杨树下饮酒,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8. 悲风何飋飋:悲风萧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9. 雨止梨园残:雨后梨园的残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10. 鸠声在茅屋:鸠鸟的鸣叫声,增强了诗中的哀怨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坟冢遍青山”,将坟墓与青山相并列,增加了对比的强烈感。
  • 拟人:如“悲风何飋飋”,赋予风以悲伤的情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使用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人对死亡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坟冢:象征生死轮回,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2. 青山: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形成对比。
  3. 樵牧:普通人的生活,代表着对生命的朴素理解。
  4. 云林:神秘与孤独的象征,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5. 白杨:象征坚韧与高尚,唤起对生命的敬畏。
  6. 梨园:生命的美好与脆弱,暗示时光的无情。
  7. 鸠声:悲伤情感的体现,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坟冢遍青山”的意思是?
    A. 坟墓遍布高山
    B. 青山上的坟墓很多
    C. 青山没有坟墓
    D. 坟墓只在山谷

  2. “今迷问樵牧”中的“樵牧”指的是?
    A. 诗人
    B. 樵夫和牧羊人
    C. 文人
    D. 农民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梅尧臣的《寒食》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感受与对生命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均体现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哲学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月八日马上作 夏日杂题 夏日 自咏绝句 春日绝句 初冬杂题 残腊 幽居 蔬圃绝句 移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机关算尽 天显 瓜字旁的字 经营惨淡 亅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半 歹字旁的字 包含范的成语 刺柴 追亡逐北 牵牛下井 包含阳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定量分析 他山攻错 足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