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9:01
过伍子胥庙
王令 〔宋代〕
西风骚客倦游吴,
吊古心怀此暂舒。
鬼籙久应除佞嚭,
民思今果庙神胥。
虽然邪正皆归死,
奈有忠谗各异书。
回首旧江江水在,
怒涛犹是不平初。
在西风的吹拂下,游子在吴地感到疲惫,
心中缅怀古人,借此机会稍稍舒展心情。
鬼神的诏令早该清除那些谄媚之言,
人民如今期盼的正是庙里的伍子胥。
虽然不论邪正最终都归于死亡,
但忠诚与谗言各自有不同的记载。
回首过去,旧江河仍在流淌,
怒涛依旧,不平之气如初。
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索、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人事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写于王令游历吴地时,怀念历史人物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将,以忠诚和智谋著称,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与对现世不平的思考。
这首《过伍子胥庙》以伍子胥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当今世事的感慨。诗的开头,西风吹来,诗人感到游历的疲惫,心中却因为对古代忠臣的怀念而得到些许释怀,体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提到“鬼籙”,意在强调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认为应当清除谄媚的言辞,让忠诚的声音被听见。
诗中提到“邪正皆归死”,暗示无论忠臣还是奸臣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这种平等的结局让人感到无奈。然而,忠谗的不同却在于历史的记载,忠诚者的事迹会被传颂,而谗言者的恶行则通常被人遗忘。
最后,诗人回首旧江,看到江水依然流淌,怒涛依旧不平,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人性的不变。诗人通过江水的形象,把对历史的思考与现实的无奈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社会正义的渴望与失望。
整首诗以伍子胥为中心,通过对古今忠臣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深思。诗人用江水的流淌象征历史的延续,用怒涛表达内心的不平,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面。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孙权
B. 伍子胥
C. 刘备
D. 诸葛亮
“虽然邪正皆归死”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忠臣必有后福
B. 不论好坏,最终都归于死亡
C. 恶人会受到惩罚
D. 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诗中“怒涛”象征什么?
A. 和谐
B. 不平之气
C. 友情
D.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