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58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作者: 武平一 〔唐代〕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
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在明净的天空中,皇上的车驾高悬,翠绿的帷幕轻轻托起晴空的烟雾。
绝壁上蜿蜒的仙人小径,层层岩石为御筵敞开。
云彩披散在丹凤阁上,夕阳映照着黑龙川。
更能听到南风送来的乐声,悠扬的旋律融入乐器的音响中。
作者介绍:武平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宫廷生活而闻名,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武平一登上骊山的高顶之际,借助自然景观与宫廷生活的交融,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对音乐的热爱。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宫廷生活交融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銮舆上碧天”引入,给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感觉,仿佛可以透过翠绿的帷幕看到广阔的天空,体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绝崿纡仙径”和“层岩敞御筵”的描写,展现了骊山的险峻与壮丽,山的层叠与蜿蜒的小径,构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
在“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中,诗人用云朵和夕阳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丹凤阁的华美与黑龙川的阴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最后一句“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则将音乐与自然景色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与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銮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皇帝的车驾
C. 一座山
诗中提到的“丹凤阙”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华美的宫殿
C. 仙人小径
“流声入管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音乐的厌倦
B. 对音乐的热爱与欣赏
C. 对自然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武平一的诗更强调宫廷与音乐的结合,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孤独。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