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57:16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作者: 武平一 〔唐代〕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
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
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
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凰原。
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参差开水殿,窈窕敞岩轩。
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
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
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这首诗描绘了秦王登上碣石,周后袭取昆仑的壮丽场面,诗人感慨不需要远道而来,就可以称颂万宇之尊。我的皇帝顺应时势,星驾驾临轩辕,雄壮的武器在道路上交错,清脆的笳声穿越国门。回程时经过长乐观,猎场在上林园中。时光流逝,营地总共有八个。旗帜在鹦鹉谷中摇曳,骑士在凤凰原上穿行。绝壁上古老的苍苔,灵泉流淌着温暖的碧水。水殿参差不齐,岩轩开阔幽雅。丰邑的模样依旧,骊宫的遗迹尚还存在。烟雾缭绕的松树衬托着翠绿的帷幕,雪白的小径环绕着花源。侍从们推着玄草,文人召唤虎贲。深厚的仁德普及四方,宏伟的造化溢满天地。感到愧疚于王者的列席,更为接受雨露的恩泽感到惭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武平一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作闻名。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为主,常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新丰温泉宫应制的时候创作的,旨在回应皇帝的号召,展示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诗中通过对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统治者仁德的赞美和对国家兴盛的期待。
这首诗以雄伟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的壮丽景象。开篇即以历史典故引入,秦王和周后的登高望远,象征着帝王的雄心壮志和对历史的承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宫廷生活,展现了唐代帝国的繁荣与昌盛。诗中多次运用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华丽,意境更加深远。
如“清笳度国门”,寓意着音乐与和平的交融,象征着国家的安定;“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尾的“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升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的热爱。
逐句解析: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
历史背景引入,强调皇权的合法性与高贵。
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不必远道而来,才能称颂皇帝。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
皇帝顺应天时,象征着大任在肩。
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描述军事气氛,象征国家的强大。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
生活的乐趣与享受,体现盛世景象。
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细致描绘军营与战斗场景,表现出国力。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凰原。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和谐美。
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自然景观的描写,增添诗的层次感。
参差开水殿,窈窕敞岩轩。
宫殿的美丽与优雅,展现出文化的深厚。
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对历史遗迹的回顾,感慨时光流逝。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
诗意的自然景观,体现出和谐之美。
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侍从们的勤勉与文人的追求,表现出文化氛围。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
深厚的仁德浸润四方,展现出盛世景象。
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表达对皇恩的感激与愧疚,体现出忠诚之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昌盛和统治者仁德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王”和“周后”分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秦始皇与周朝的周公
B. 秦昭王与周武王
C. 秦王与周朝的后宫
D. 秦王与周成王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A. 绝壁
B. 灵泉
C. 鹦鹉谷
D. 丰邑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感慨
C. 欢快
D. 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与此诗都表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但《登高》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春望》则表达了在国破家亡中的忧虑,与《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的盛世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解读:
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却截然不同,体现了诗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