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华山

《华山》

时间: 2025-05-07 16:03:41

诗句

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

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41

原文展示:

华山
王特起〔金朝〕
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
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三座山峰如同支撑大地的轴心,一条河水从天而降,仿佛披着绡绢。造物主的巧妙安排无所不在,而画家所描绘的却总是无法真实再现这美景。

注释:

  • 三峰:指华山的三座主峰,象征高峻与雄伟。
  • 盘地轴:形象地比喻山峰如同支撑大地的轴心,强调其重要性和地位。
  • 一水落天绅:形容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像是天边的丝绸,描绘了山水的优美。
  • 造化:指自然的造物,强调自然的神奇与巧妙。
  • 丹青:指绘画,诗者意指画家的技艺无法完美再现自然的美。

典故解析: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而著称。在古代文人中,华山常常被赞美为自然奇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和诗人。诗中提到的“造化无遗巧”意在强调大自然的神奇与完美,而“丹青总失真”则反映出人类艺术的局限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特起,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士人对自然美景的热衷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诗歌鉴赏:

王特起的《华山》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的鬼斧神工。诗的前两句“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华山的巍峨与水流的灵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后两句“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而人类的艺术创作却常常无法完全捕捉到这一份真实的美。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峰盘地轴:华山的三座主峰如同支撑大地的中心,强调其巍峨高耸。
    2. 一水落天绅:从天而降的水流如绡绢般轻柔,描绘了自然的灵动之美。
    3. 造化无遗巧:自然的造物精妙绝伦,体现了大自然的智慧。
    4. 丹青总失真:即使是最精湛的画作,也无法完美再现自然的真实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地轴,形象生动。
    • 对比:自然的美与艺术的局限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华山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艺术创作的无奈与局限,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艺术的相对性。

意象分析:

  • 三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自然力量与雄伟。
  • 水流:代表着生命与灵动,增添了画面的生气。
  • 造化:象征着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无奈,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王特起的《华山》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A. 泰山
      B. 华山
      C. 黄山
      D. 嵩山
    2. 诗中“丹青”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绘画
      C. 音乐
      D. 雕刻

答案:

  1. B. 华山
  2. B. 绘画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华山》by 李白:同样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
    • 《望岳》by 杜甫: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敬仰。
  • 诗词对比

    • 王特起的《华山》与李白的《登华山》均描写华山,但王特起更强调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李白则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壮志豪情。两者在意境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西湖夜泛 高阳台 篷窗客话,有感小长芦钓师咏吴江叶元礼事,用绛趺山馆韵 高阳台 其三 题青莲醉脱汾阳图 高阳台 代序 高阳台四首 其二 那晚停电之一 高阳台 乙酉上巳禊集武侯祠水榭,感时事,约会者同赋 高阳台 媚香楼 高阳台·过流虹桥,用曝书亭韵 高阳台 高阳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包围 镸字旁的字 泥诏 阴差阳错 切糕 贝字旁的字 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包含扯的成语 刓钝 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顾茅庐 百里挑一 荦荦大端 靓妆炫服 原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