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2:01
兀坐空堂中,万籁俱寂寞。
嗒然丧我形,天地同廖廓。
微飙鸣窗罅,入耳神已觉。
东西揣方隅,高下胡起落。
此心遂不静,纷然万念作。
欻起立窗前,飘风卷积箨。
触目感时序,忽忽转不乐。
可知物交物,牵引如绎络。
苟无大常存,动静都无著。
咄哉隐几翁,槁灰焉可托。
我独坐在空荡荡的厅堂里,四周静悄悄的,万籁俱寂。
我失去了自己的形体,天地之间一片辽阔。
微风在窗缝中呼啸,声音传入耳中,我的神思也随之觉醒。
东西南北的角落,我在思索着高低起伏的事物。
此时此刻,我的心难以宁静,纷乱的念头涌现而出。
我忽然站起身,走到窗前,风卷动着窗外的积叶。
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受到时序的变化,心中却无法快乐。
可知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像是细线一般纠缠不清。
如果没有恒久的存在,那动静之间一切都无所依托。
唉,那隐居的老者呀,枯燥的灰烬又能依靠什么呢?
涂天相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慨,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心灵的感受和对现实的反思。
此诗创作于一个孤独的时刻,诗人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杂感诗其一》展现了涂天相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兀坐空堂中,万籁俱寂寞”,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周围静谧的状态,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下来的“嗒然丧我形,天地同廖廓”,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疑惑与失落,似乎在思索自己的生命意义。
随着诗的深入,微风的吹动和窗外景象的变化,带来了内心的波动和万千思绪。“此心遂不静,纷然万念作”,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平静的状态,思维像风中的落叶一样纷乱。诗人从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意识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可知物交物,牵引如绎络”,在这复杂的联系中,诗人感到无奈与迷茫。
最后,诗人以“咄哉隐几翁,槁灰焉可托”收尾,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质疑,隐喻着即便是隐居者也难以逃脱世事的纷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和时间的感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命运的哲学反思。
诗中“兀坐空堂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诗人通过微风的描写传达了什么情感?
“咄哉隐几翁”中的“翁”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