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2:16
岁晚日云暮,朔吹鸣枯枝。
迢迢万里道,游子奚所之。
前置酒一樽,于以纾别离。
人生尽岐路,流转勿自悲。
年末的夕阳西下,北风吹过,枯枝上发出鸣叫。
漫漫长途万里,游子又将去往何方呢?
酒杯摆在面前,借此来缓解离别的愁苦。
人生就像无数的岔路,不必为流转而感到悲伤。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游子”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离乡背井的人,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漂泊与孤独。"岐路"则暗示了人生的选择与变化,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周密,字己之,号容斋,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文,曾任官职,后隐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怀与时代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岁末,正值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赠别三首 其一》通过简洁却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开头两句以季节与自然景象引入,夕阳西下与北风鸣叫的意象,渲染了即将离别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情感。紧接着,诗人以“迢迢万里道”表达了对游子未来的迷茫,似乎在问,离去的你又将何去何从?这一问句引发了对人生旅途的深思,带有一种惆怅与无奈。
接下来的“前置酒一樽,于以纾别离”,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离别的无奈。酒作为古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象征着情谊与欢聚,同时也暗示着用酒来缓解心中的忧愁。最后一句“人生尽岐路,流转勿自悲”,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人生的多变与无常,劝解人们在面对离别与选择时,不必过于悲伤。这不仅是对离别者的安慰,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宽广的胸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人生的无常展开,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传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
A. 离乡的人
B. 在家的人
C. 年老的人
D. 学生
“人生尽岐路”中的“岐路”指的是:
A. 生活的平坦
B. 人生的选择与变化
C. 朋友的聚会
D. 旅行的路线
诗中提到的“前置酒一樽”,是为了:
A. 增加诗的趣味
B. 缓解离别的愁苦
C. 享受美食
D. 交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