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52
君不见天上妖蟆食天目,怪语空号玉川客。
万古何伤明月明,可笑妖蟆终受磔。
又不见人间痴蝶掩夜灯,焦头烂额恃己能。
烹煎不免取奇祸,亏蔽徒取人之憎。
二虫何知乃至此,飞走不能逃一死。
附炎触热正可怜,喘杀人间褦襶子。
草泥夜黑溪火明,挺矛衷甲方横行。
举烽止博褒姒笑,投阱何异长平坑。
我怜公子本无罪,人之不仁非自致。
便为移封到酒泉,唤取曲生同一醉。
你看天上的妖蟆在吞食明月,怪声空喊着“玉川客”。
万古以来明月依然明亮,可笑的是那妖蟆终究要遭受惩罚。
再看人间的痴蝶在夜灯下翩翩起舞,自己得意忘形,结果反而焦头烂额。
即使烹煎,也免不了招来奇祸,徒然招人厌弃。
这两种虫子怎么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飞走也无法逃避一死。
附着在炎热之上实在可怜,喘息着在世间如同褦襶子一般。
黑暗的草地上溪水明亮,挺着矛的士兵在这里横行。
举起信号来止住博褒姒的笑声,陷阱何尝不是长平的坑呢?
我怜悯那位公子本无罪,世人的不仁并非他自致。
就这样被调往酒泉,唤来曲生同醉。
周密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他的风格简洁、明快,常带有讽刺意味。
《沈仁可惠看灯蟹》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中通过对比自然界和人间的现象,表达了对人性无知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愤懑与无奈。
周密的《沈仁可惠看灯蟹》是一首充满讽刺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比妖蟆和人间痴蝶的命运,展现了他对世人的批判和对人性无知的深刻洞察。诗中“天上妖蟆食天目”意在揭示那些贪婪之人对美好事物的侵蚀,而“痴蝶掩夜灯”则反映了自以为是的愚昧。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深邃,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感慨。
周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无知而自私的人们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无辜者的同情和怜悯。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不仅对公子表达了怜悯,也在指责社会的不公。这种情感的对比,使诗句更加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妖蟆和痴蝶的描写,反映了人性的无知与社会的不公。诗人对公子的怜悯和对贪婪者的讽刺,表达了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妖蟆”在诗中象征什么?
“痴蝶掩夜灯”的含义是?
作者对公子的态度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