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沈仁可惠看灯蟹

《沈仁可惠看灯蟹》

时间: 2025-05-06 00:04:52

诗句

君不见天上妖蟆食天目,怪语空号玉川客。

万古何伤明月明,可笑妖蟆终受磔。

又不见人间痴蝶掩夜灯,焦头烂额恃己能。

烹煎不免取奇祸,亏蔽徒取人之憎。

二虫何知乃至此,飞走不能逃一死。

附炎触热正可怜,喘杀人间褦襶子。

草泥夜黑溪火明,挺矛衷甲方横行。

举烽止博褒姒笑,投阱何异长平坑。

我怜公子本无罪,人之不仁非自致。

便为移封到酒泉,唤取曲生同一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52

原文展示:

君不见天上妖蟆食天目,怪语空号玉川客。
万古何伤明月明,可笑妖蟆终受磔。
又不见人间痴蝶掩夜灯,焦头烂额恃己能。
烹煎不免取奇祸,亏蔽徒取人之憎。
二虫何知乃至此,飞走不能逃一死。
附炎触热正可怜,喘杀人间褦襶子。
草泥夜黑溪火明,挺矛衷甲方横行。
举烽止博褒姒笑,投阱何异长平坑。
我怜公子本无罪,人之不仁非自致。
便为移封到酒泉,唤取曲生同一醉。

白话文翻译:

你看天上的妖蟆在吞食明月,怪声空喊着“玉川客”。
万古以来明月依然明亮,可笑的是那妖蟆终究要遭受惩罚。
再看人间的痴蝶在夜灯下翩翩起舞,自己得意忘形,结果反而焦头烂额。
即使烹煎,也免不了招来奇祸,徒然招人厌弃。
这两种虫子怎么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飞走也无法逃避一死。
附着在炎热之上实在可怜,喘息着在世间如同褦襶子一般。
黑暗的草地上溪水明亮,挺着矛的士兵在这里横行。
举起信号来止住博褒姒的笑声,陷阱何尝不是长平的坑呢?
我怜悯那位公子本无罪,世人的不仁并非他自致。
就这样被调往酒泉,唤来曲生同醉。

注释:

  • 妖蟆:传说中的一种蛤蟆,象征贪婪或无知。
  • 玉川客:指代道士或隐士,常在古诗中提及。
  • 痴蝶:比喻自我陶醉的人,形容其愚蠢和无知。
  • 褦襶子:古代一种衣服,形容人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 博褒姒:博和褒姒是古代人物,涉及权力和美色的故事。
  • 酒泉:古地名,常用作隐喻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他的风格简洁、明快,常带有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

《沈仁可惠看灯蟹》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中通过对比自然界和人间的现象,表达了对人性无知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愤懑与无奈。

诗歌鉴赏:

周密的《沈仁可惠看灯蟹》是一首充满讽刺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比妖蟆和人间痴蝶的命运,展现了他对世人的批判和对人性无知的深刻洞察。诗中“天上妖蟆食天目”意在揭示那些贪婪之人对美好事物的侵蚀,而“痴蝶掩夜灯”则反映了自以为是的愚昧。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深邃,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感慨。

周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无知而自私的人们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无辜者的同情和怜悯。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不仅对公子表达了怜悯,也在指责社会的不公。这种情感的对比,使诗句更加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天上妖蟆食天目:引入妖蟆的形象,象征那些贪婪的人。
  2. 怪语空号玉川客:揭示妖蟆的无知,空喊不实之词。
  3. 万古何伤明月明:尽管万古不变,明月依旧美丽。
  4. 可笑妖蟆终受磔:讽刺妖蟆最终会遭受惩罚。
  5. 又不见人间痴蝶掩夜灯:引入人间的痴蝶,象征愚蠢之人。
  6. 焦头烂额恃己能:描绘其因自以为能而遭遇的困境。
  7. 烹煎不免取奇祸:暗示自私行为终将招致祸害。
  8. 亏蔽徒取人之憎:揭示因自私导致的他人厌恶。
  9. 二虫何知乃至此:批判无知的生物不懂自己的命运。
  10. 飞走不能逃一死:无论如何逃避,最终都难逃厄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妖蟆和痴蝶分别比喻贪婪与愚蠢的人。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平衡,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虫子赋予人类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妖蟆和痴蝶的描写,反映了人性的无知与社会的不公。诗人对公子的怜悯和对贪婪者的讽刺,表达了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妖蟆:象征贪婪与无知。
  • 痴蝶:象征愚蠢与自以为是。
  • 明月:象征美好与真理。
  • 夜灯:象征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妖蟆”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贪婪
    • B. 聪明
    • C. 勇敢
    • D. 无知
  2. “痴蝶掩夜灯”的含义是?

    • A. 追求光明
    • B. 自以为是的愚昧
    • C. 追求自由
    • D. 享受生活
  3. 作者对公子的态度是?

    • A. 漠不关心
    • B. 怜悯
    • C. 讽刺
    • D. 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欣赏与感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主题更为个人化。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古典诗词解析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李工部江南转运 秋晚 景德朝日三首 從叔郎中知潭州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章频得解后之陕府谒严洪二從事 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 建溪十咏其五梨山庙 已亥年郡中夏旱徧祷群望喜有甘泽之应 寄刘秀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无流视 包含授的词语有哪些 持平之论 拑者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繁剧纷扰 韋字旁的字 唇干口燥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至戚世交 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脱颖囊锥 毛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神号鬼哭 饥疫 廾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