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14
秋水不嫌明镜隔,薄罗照见凝脂。
碧栏外夕阳时。逗人回首处,此意没人知。
密语应防鹦鹉觉,私书又费猜疑。
强传消息在双眉。非关侬嫁早,祗恨见君迟。
秋水并不在意明镜的阻隔,薄纱轻罗照映出那凝脂般的美丽。
在碧色栏杆外,夕阳正好,令人忍不住回头看,然而这种情意无人能懂。
私下里说的话要小心被鹦鹉听见,私信又怕引起猜疑。
我只希望能通过眉眼传达消息,丝毫不关心你是否早嫁,只恨你来得太迟。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和情感,反映了古人对秋水、夕阳、私密情感的欣赏与感慨。这种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的手法,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表现离愁别绪的作品中。
胡怀琛(约1870-1940),字子华,号懋亭,晚号知止,湖南长沙人,近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抒情、咏物见长,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感受。
本诗写于诗人对某位爱慕对象的思念之情,正值秋天,水光潋滟,夕阳西下,诗人在此时产生了对逝去时光和爱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邃,流露出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恋的种种观念。
《临江仙》这首诗以秋水、薄罗、夕阳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秋水不嫌明镜隔”,运用比喻的手法,明确了诗人对清澈秋水的喜爱以及情感的执着。接着,薄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美的形象,也暗示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诗中的“此意没人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秘密和无法诉说的情感。后半部分“密语应防鹦鹉觉,私书又费猜疑”则展现了爱情中的小心翼翼和不安,情感的表达在社会环境的压力下变得更加复杂。
结尾“非关侬嫁早,祗恨见君迟”直白地表达出对爱人迟迟不来的苦恼,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幽怨的爱情世界,耐人寻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层次上,诗歌探讨了爱情中隐秘与表达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诗中“薄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衣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工具
“秋水不嫌明镜隔”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距离的冷漠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季节的喜爱
诗中提到的“鹦鹉”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传递秘密
B. 保护隐私
C. 媚态
D. 诗人的无奈
将本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期盼,但胡怀琛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情感的隐秘,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感性,通过个人的情感诉说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