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0:50
作者: 浦梦珠 〔清代〕
记得消魂桥畔路,无端细马驮归。
蘼芜长遍旧红闺。缕金箱启处,尘满五铢衣。
闻说犀帘红泪渍,檀奴瘦减腰围。
红墙不隔燕双飞。怪伊难寄恨,只解啄芹泥。
我记得在那消魂桥旁的路上,无缘无故地看到细马驮着归来的行人。
满地的蘼芜长满了我旧日的红闺。缕金箱子打开时,里面尘埃满满,五铢衣服已经落满灰尘。
听说那犀帘上沾满了红泪,檀奴的身材也因忧愁而消瘦,腰围变得更小。
红墙并不阻隔燕子双双飞翔。可怜她难以寄托心中的怨恨,只有啄食芹泥来解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浦梦珠,清代女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风格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女性的心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家庭变故使得诗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临江仙》是一首情感丰沛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不如意的感慨。在第一句中,诗人以“消魂桥畔路”引入,给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追忆往日的甜美与苦涩。接着,诗人通过细马驮归的意象,将情感与景物结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诗中提到的“蘼芜长遍旧红闺”,暗示着过去的美好已经被现实的琐屑所掩盖,缕金箱内的尘埃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遗忘。而“犀帘红泪渍”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女性因情感而产生的苦闷与忧伤,檀奴因思念而瘦减腰围,展现出对爱情无能为力的悲哀。
最后一句“怪伊难寄恨,只解啄芹泥”,不仅表达出心中难以寄托的怨恨,也反映出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似乎通过简单的生活去填补心中的空虚。整首词浑然一体,情感真挚,令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切的思念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去后的悲伤,最终形成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消魂”指的是: A. 快乐 B. 伤感 C. 忙碌 D. 繁华
“缕金箱启处,尘满五铢衣”中,五铢衣象征着: A. 财富 B. 过往 C. 忧愁 D. 新衣
“檀奴瘦减腰围”表达的是: A. 健康 B. 美丽 C. 忧愁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思念与无奈,但更侧重于对美好过往的无限追忆;而浦梦珠的《临江仙》则显得更为沉重,浓厚的孤独感贯穿始终。两者都体现了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但在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