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感梦

《鹧鸪天 感梦》

时间: 2025-04-26 21:50:14

诗句

忽到当年响屧廊。

坏墙梧叶半青黄。

园亭入梦多非故,忧患何心更著狂。

春渐阔,意难忘。

留香小阁绿阴藏。

吟诗日日湘帘底,门掩东风燕子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14

原文展示:

忽到当年响屧廊。
坏墙梧叶半青黄。
园亭入梦多非故,
忧患何心更著狂。
春渐阔,意难忘。
留香小阁绿阴藏。
吟诗日日湘帘底,
门掩东风燕子双。

白话文翻译:

忽然回到往年在响屧廊的时光。
墙壁破旧,梧桐叶子半青半黄。
梦中园亭的景象多不是旧时的模样,
心中忧虑何以更显得疯狂。
春天渐渐辽阔,情意难以忘却。
小阁中留有香气,绿荫中藏着我的思绪。
每天在湘帘底吟诗,
门扉紧闭,东风中双燕飞舞。

注释:

  • 响屧廊:指的是一种带有响声的走廊,可能用的是木制地板,步履时有声响。
  • 坏墙:指墙体破旧,呈现出年久失修的状态。
  • 梧叶:指梧桐树的叶子,青黄相间,象征着季节的交替。
  • 园亭:园中的亭子,通常是休息或欣赏风景的地方。
  • 湘帘:指湘江的帘子,常用来形容江南的柔美景色。
  • 东风燕子:春天的东风带来了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 青黄相间:常用来形容季节的变化,春秋交替。
  • 东风:在古典诗词中,东风常常被赋予复苏和希望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震堮(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风格上承古典,善于表达内心情感与自然风光的结合,常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引发读者的共鸣。

创作背景:

《鹧鸪天·感梦》创作于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之际,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对青春的怀念,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的“忽到当年响屧廊”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梦幻的回忆中,随之而来的坏墙和半青黄的梧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无情。诗人感慨梦中的园亭与现实的不同,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忧患何心更著狂”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似乎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叹。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生机勃勃,但对往昔的怀念和忧虑却难以忘记。最后两句通过吟诗与燕子双飞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心中有忧虑,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到当年响屧廊:回忆突然涌现,带着悠远的声音。
  2. 坏墙梧叶半青黄:环境衰败,象征岁月的变迁。
  3. 园亭入梦多非故:梦中景象与现实大相径庭。
  4. 忧患何心更著狂:内心的忧虑时常扰动自我。
  5. 春渐阔,意难忘:春天的广阔让人难以忘怀。
  6. 留香小阁绿阴藏:小阁中香气缭绕,绿意盎然。
  7. 吟诗日日湘帘底:在美好的环境中吟咏。
  8. 门掩东风燕子双:东风送来双燕,象征春意。

修辞手法:

  • 对比:梦中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冲突。
  • 意象:如“响屧廊”、“坏墙”等,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响屧廊:象征回忆的声音。
  • 坏墙:代表时间的流逝和衰退。
  • 梧叶:寓意季节的变化。
  • 园亭: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响屧廊”寓意是什么?
    A. 梦境
    B. 回忆
    C. 春天

  2. “忧患何心更著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虑
    C. 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徐震堮的《鹧鸪天·感梦》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体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徐震堮更侧重于时间的变化带来的忧虑,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柔美。两者共通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相关查询

出游 暮秋有怀王四季夷 醉舞 秋感 村舍 感昔 东斋杂书 秋思 小筑二首 其二 十二月二十六夜听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淹玩 包含狼的词语有哪些 音使 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疾首蹙额 馬字旁的字 包含洋的词语有哪些 一笔抹倒 采字头的字 齒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遽戚 蟹泉 大开头的成语 骑马找马 自爱不自贵 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收生妪 美雨欧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