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霜天晓角(和梅)

《霜天晓角(和梅)》

时间: 2025-05-04 01:55:04

诗句

雪花飞歇。

好向前村折。

行至断桥斜处,寒蕊瘦、不禁雪。

韵绝。

香更绝。

归来人共说。

最爱夜堂深迥,疏影占、半窗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5:04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和梅)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雪花飞歇。好向前村折。
行至断桥斜处,寒蕊瘦不禁雪。
韵绝。香更绝。归来人共说。
最爱夜堂深迥,疏影占半窗月。

白话文翻译:

雪花纷飞地落下,真想去前村采梅。
走到断桥斜阳处,寒梅花儿瘦弱得经不起雪的压迫。
这韵味已绝,香气更是绝伦。归来的人都在讨论。
我最喜欢夜深人静的堂前,那疏淡的梅影占据了半窗的月光。

注释:

  • 霜天晓角:霜天指寒冷的天气;晓角可指清晨的景象。
  • 飞歇:飞舞而落,停下来。
  • 寒蕊:寒冷的梅花蕊。
  • 韵绝:形容韵味已经绝妙。
  • 疏影:梅花的影子,形容梅花的稀疏影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笔调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春时节,梅花在寒冷的气候中仍然绽放,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命坚韧的赞美。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和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与赞美。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寒冷天气中的梅花之美。开头两句以雪花的飞落引入,营造了一种凛冽的冬日氛围,接着转入梅花的描写,表现出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的姿态。诗中“寒蕊瘦不禁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脆弱与坚强,展现出一种无畏的生命力。

后面的“韵绝。香更绝。”则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韵味与香气,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切赞美。最后两句“最爱夜堂深迥,疏影占半窗月。”则通过夜晚的静谧和梅花的影子,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梅花的孤傲与清雅。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体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花飞歇:描绘了雪花落下的画面,反映出冬天的寒冷。
  • 好向前村折:表达了诗人想要前往村庄采梅的愿望,表现出对梅花的渴望。
  • 行至断桥斜处,寒蕊瘦不禁雪:描述了梅花在雪中的脆弱,暗示了生命的不易。
  • 韵绝。香更绝:强调梅花的独特韵味与香气。
  • 归来人共说:指归来的人们都在赞美梅花。
  • 最爱夜堂深迥,疏影占半窗月:表现了诗人在夜晚对梅花的欣赏,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清雅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被比作坚韧的生命。
  • 拟人:梅花在寒冷中表现出无畏的姿态。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坚韧与美好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花:象征寒冷与纯洁。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蕊”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雪花
    C. 月光

  2. 诗人最喜欢的场景是什么? A. 白天的村庄
    B. 夜深人静的堂前
    C. 春天的花园

  3. 诗中“韵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梅花的失望
    B. 对梅花的赞美
    C. 对雪的厌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赵长卿的《霜天晓角》在意象和情感处理上更为细腻,前者更多表现出自然的广阔与人生的感慨,而后者则专注于梅花的孤傲与坚韧,从而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悼亡四首 其二 悼亡四首 其一 得嘉鱼李西华兄弟书追忆雨苍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雨余小步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玉楼春·白莲 初度口占·辛丑 清平乐·咏雨 书刺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恩重泰山 忧开头的成语 炯冷 跻峰造极 五行代德 乙字旁的字 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篑之功 耳字旁的字 溪壑无厌 齐光 黍字旁的字 离黄 木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白榜 匿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