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满庭芳》

时间: 2025-05-10 04:43:35

诗句

稽首诸兄,略听吾劝,化饭朝日随缘。

残余好恶,只要自心坚。

饱后归庵静坐,无益语、闭口藏言。

他人过,见如不见,方寸得安然。

且休寻玄妙,牢拴意马,紧锁心猿。

去除人我,灭火消烟。

昼夜敌魔战睡,常寂静、调息绵绵。

君知否,如斯妙用,子母自团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3:35

原文展示:

满庭芳
稽首诸兄,略听吾劝,化饭朝日随缘。
残余好恶,只要自心坚。
饱后归庵静坐,无益语闭口藏言。
他人过,见如不见,方寸得安然。
且休寻玄妙,牢拴意马,紧锁心猿。
去除人我,灭火消烟。
昼夜敌魔战睡,常寂静调息绵绵。
君知否,如斯妙用,子母自团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向朋友们劝告,听我说几句,生活要随缘而行。对于内心的好恶,只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吃饱后回到寺庙静坐,不说无益之语,闭口不言。对他人的过失,要做到视而不见,这样才能内心安宁。不要去追寻深奥的道理,紧拴住思绪,锁住心猿。去掉自我之念,消灭内心的烦恼。昼夜与内心的魔障作斗争,保持宁静的呼吸。你知道吗,这样的妙用,能让人自我团圆。

注释:

  • 稽首:鞠躬,表示尊敬。
  • 化饭:指随缘而食,淡泊名利。
  • 残余好恶:内心对事物的好恶情感。
  • 方寸得安然:心中安宁。
  • 牢拴意马,紧锁心猿:比喻约束思绪和情感。
  • 灭火消烟:消除内心的烦恼与欲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子母自团圆”可理解为一种内在的和谐状态,象征着自我意识的整合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满庭芳》作者不详,可能是元代的一位僧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可能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心灵宁静与自我修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劝告,向读者传达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化饭朝日随缘”,强调了生活的随和与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诗人通过“饱后归庵静坐”得以反思,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喧嚣生活的逃避。

“他人过,见如不见”则表达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倡导人们对于他人的过失要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斤斤计较。紧接着的“去除人我,灭火消烟”则进一步深入内心的挣扎与斗争,强调修身养性、消除内心欲望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与比喻,展示了诗人对修行和内心平和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稽首诸兄:用以称呼朋友,表明尊敬。
  2. 略听吾劝:希望朋友能够稍微听取自己的劝告。
  3. 化饭朝日随缘:不执着于饮食,随缘而行。
  4. 残余好恶:内心的好恶情感。
  5. 饱后归庵静坐:吃饱后回到庵中静坐反思。
  6. 无益语闭口藏言:不说无益的话,保持沉默。
  7. 他人过,见如不见:对他人的过失采取忽视态度。
  8. 方寸得安然:内心安宁。
  9. 且休寻玄妙:不要追求深奥的道理。
  10. 牢拴意马,紧锁心猿:约束思绪与情感。
  11. 去除人我:消除自我的烦恼。
  12. 灭火消烟:消灭内心的欲望与烦恼。
  13. 昼夜敌魔战睡:昼夜与内心的魔障作斗争。
  14. 常寂静调息绵绵: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调息。
  15. 君知否,如斯妙用,子母自团圆:问你是否知道,这样的妙用能让自我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挣扎比喻为与魔障作斗争。
  • 对仗:如“去除人我,灭火消烟”,形成对称的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内心修养与自我反思,强调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呼唤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环境。
  • 心猿意马:比喻思绪不定,内心烦躁。
  • 火烟:象征欲望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化饭朝日随缘”是什么意思?

    • A. 随意饮食
    • B. 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
    • C. 追求物质享受
    • D. 不吃早饭
  2. 诗中提到的“方寸得安然”意指什么?

    • A. 内心的安宁
    • B. 外在的富贵
    • C. 追求名利
    • D. 心理的焦虑
  3. 诗中“他人过,见如不见”体现了怎样的态度?

    • A. 轻视他人
    • B. 宽容与包容
    • C. 讽刺他人
    • D. 同仇敌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对内心的宁静与反思,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登高》:展现了身处高处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姚岩寺路怀友(一作桃岩怀贾岛) 舒州酬别侍御 寄太白无能禅师 题觉真上人院 送僧归洞庭 经河中 经杭州 秋日陕州道中作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下第后晓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九转丹成 包含餍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漫衍 包含饰的成语 才略 违条舞法 悬梁刺股 本官 拔地参天 爪字旁的字 生子痴,了官事 卢森堡 厂字头的字 包含枉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禾字旁的字 遗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