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正月五日从德俭大夫游卢山圣境坐中作以纪一时异事

《正月五日从德俭大夫游卢山圣境坐中作以纪一时异事》

时间: 2025-05-07 22:22:13

诗句

明庭事业青云上,暂屈鸣弦非所望。

闻有灵踪在境中,何从挥鞭时一访。

石路盘纡入道家,老松偃蹇枝槎枒。

昔年煮药卢童子,尝闻白日乘云霞。

红尘不到神仙窟,殿宇荒凉古突兀。

海近幽深春未来,寒风吹池水生骨。

厚冰无文印沈冥,一泓斜卧云母屏。

屏底有物色如玉,隐隐结就浮图形。

澄澄照眼琉璃莹,还同倒影落明镜。

殆非人巧出天工,聋俗安知凡与圣。

吾皇德泽被四夷,产此正是兴龙时。

画图难展丹青手,聊作升平瑞应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2:13

原文展示

正月五日从德俭大夫游卢山圣境坐中作以纪一时异事
——守亿 〔宋代〕

明庭事业青云上,暂屈鸣弦非所望。
闻有灵踪在境中,何从挥鞭时一访。
石路盘纡入道家,老松偃蹇枝槎枒。
昔年煮药卢童子,尝闻白日乘云霞。
红尘不到神仙窟,殿宇荒凉古突兀。
海近幽深春未来,寒风吹池水生骨。
厚冰无文印沈冥,一泓斜卧云母屏。
屏底有物色如玉,隐隐结就浮图形。
澄澄照眼琉璃莹,还同倒影落明镜。
殆非人巧出天工,聋俗安知凡与圣。
吾皇德泽被四夷,产此正是兴龙时。
画图难展丹青手,聊作升平瑞应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初五与德俭大夫游览卢山圣境时的所见所感。开头描绘了朝廷的事业如青云般高远,自己暂时屈服于现实的生活,不抱奢望。听闻山中有神灵的踪迹,心中渴望能亲自去探访。石路蜿蜒通往道教的圣地,苍老的松树向旁倾斜,枝枝杈杈。回想起昔日的卢童子在这里煮药,曾经听说过白日乘云而来的传说。红尘无法抵达的神仙洞府,殿宇荒凉,古老而突兀。海边幽深,春天尚未到来,寒风吹动着池水,似乎在生出骨骼。厚厚的冰面没有花纹,沉寂在水中,一泓清水倒映着云母的屏风。屏风底下似乎有物体,色泽如玉,隐隐约约形成浮图的形状。清澈的水面照亮了眼睛,犹如镜子中的倒影。显然,这不是人巧手能做出的,而是自然的天工,世俗的人怎能分辨凡人与神圣?我皇的德泽普及四方,正是兴龙之时,画图难以展现的丹青之手,姑且作这首瑞应诗来表达升平之意。

注释

  • 明庭:指朝廷,形容其事业。
  • 青云: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地位。
  • 暂屈鸣弦:暂时放弃自己音乐的理想。
  • 灵踪:神灵的踪迹。
  • 道家:指道教的处所。
  • 卢童子:指传说中的卢山炼药人。
  • 神仙窟:神仙居住的地方。
  • 寒风吹池水生骨:形容寒冷的天气使得水面生成冰层。
  • 浮图:佛教寺庙的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守亿,字德行,号澄斋,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常有抒情之意。

创作背景:诗作于宋代正月初五,恰逢新年的庆祝时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仙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卢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圣境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不仅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也渗透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描写了朝廷的事业如青云般高远,展现出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期望。接着,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切入点,描绘了山中老松及神仙传说,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冰面与水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神秘性的感知,传达出一种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云”“老松”“云母屏”等,形成了一个梦幻而又真实的空间,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共生。最后,诗人将国家兴盛与个人理想结合,体现出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庭事业青云上:描绘朝廷的事业高远。
  2. 暂屈鸣弦非所望:表达个人理想的屈服。
  3. 闻有灵踪在境中:听说神灵的踪迹在山中。
  4. 何从挥鞭时一访:渴望能亲自去探访。
  5. 石路盘纡入道家:蜿蜒的石路通向道教圣地。
  6. 老松偃蹇枝槎枒:苍老的松树枝垂颓废。
  7. 昔年煮药卢童子:回忆卢童子煮药的传说。
  8. 尝闻白日乘云霞:听说过白日乘云的故事。
  9. 红尘不到神仙窟:红尘无法抵达的神仙洞府。
  10. 殿宇荒凉古突兀:殿宇显得荒凉而古老。
  11. 海近幽深春未来:海边幽深,春天尚未来。
  12. 寒风吹池水生骨:寒风使池水生成冰层。
  13. 厚冰无文印沈冥:厚厚的冰面没有花纹。
  14. 一泓斜卧云母屏:清水倒映着云母屏风。
  15. 屏底有物色如玉:屏底似乎有物体,色如玉。
  16. 隐隐结就浮图形:隐约形成浮图的形状。
  17. 澄澄照眼琉璃莹:清澈的水面照亮眼睛。
  18. 还同倒影落明镜:犹如镜子中的倒影。
  19. 殆非人巧出天工:显然不是人能巧手制作。
  20. 聋俗安知凡与圣:世俗的人怎能辨别凡与圣。
  21. 吾皇德泽被四夷:我皇的德泽普及四方。
  22. 产此正是兴龙时:正是国家兴盛的时刻。
  23. 画图难展丹青手:画图难以展现的丹青之手。
  24. 聊作升平瑞应诗:姑且作这首瑞应诗。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寒风吹池水生骨”,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寒风的影响。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盼,情感基调和谐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高远的追求。
  • 老松:代表坚韧与长寿。
  • 神仙窟: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 寒风与冰:象征严酷的现实环境。
  • 云母屏:代表神秘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明庭”指的是哪个机构?

    • A. 军队
    • B. 朝廷
    • C. 学校
    • D. 商会
  2. 诗人提到的“卢童子”是指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神话中的炼药人
    • C. 古代政治家
    • D. 一位画家
  3. “寒风吹池水生骨”中的“生骨”意指什么?

    • A. 水面结冰
    • B. 水面波动
    • C. 水面清澈
    • D. 水面生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九龄》——王维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正月五日从德俭大夫游卢山圣境坐中作以纪一时异事》均描绘了庐山的景色,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侧重表现个人情感,而守亿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与道教文化的融合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卖花声 卖花声 卖花声 卖花声 壬寅立春日作 卖花声 徐翩翩画扇自称金陵荡子妇 卖花声 送春 卖花声 新夏雨窗病怀 卖花声 题藏墨山房 卖花声/浪淘沙·题赵菽雪女士游鱼春涧图册 卖花声/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狂饮 履仁蹈义 为之以歙,应之以张 非刑吊拷 稽古揆今 俸薪 肝结尾的成语 癶字旁的字 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公不离婆 邑字旁的字 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死面 妞子 英石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