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进川南使君新荔枝者是日初尝苦瓜使君纪之以诗与吴山带和之次吴韵二首 其一

《有进川南使君新荔枝者是日初尝苦瓜使君纪之以诗与吴山带和之次吴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5:33:44

诗句

二年留滞思三峡,七载清吟守一麾。

瓜果东南尝已遍,无人轻快似消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33:44

原文展示:

二年留滞思三峡,
七载清吟守一麾。
瓜果东南尝已遍,
无人与轻快似消梨。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三峡地区滞留了两年,
在这里已吟咏了七载,始终坚持我的文艺追求。
东南的瓜果我已经尝遍,
却没有人能像那消梨一样清爽愉快。

注释:

  • :停留、逗留。
  • 三峡:指长江三峡,是著名的壮丽山水。
  • 清吟:清雅的吟唱,形容诗人的文艺活动。
  • :指指挥或统领,常用来比喻持有某种艺术或精神的阵地。
  • 轻快:形容心情愉快、轻松。
  • 消梨:一种梨的品种,清甜可口,常用作比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恭尹(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语言优美。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滞留三峡的时期,表达了他在清吟与自然之间的思索和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滞”与“吟”开篇,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与思考。两年的留滞,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心灵的沉淀。七载清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东南的瓜果虽已尝遍,却难以寻得一份轻快,这种对清新感觉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以“消梨”作结,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年留滞思三峡:表达了诗人在三峡逗留两年,思绪万千的情感。
    • 七载清吟守一麾:七年时间里,作者坚持吟咏,忠于自己的艺术追求。
    • 瓜果东南尝已遍:在东南的美食中,尽情享受各种佳果,体现了生活的丰富。
    • 无人轻快似消梨:没有比得上消梨的清爽感,流露出对简单快乐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消梨比作心中一种理想的清爽感,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三峡的留滞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三峡: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心灵的归属。
  • 瓜果:代表生活的丰盈与多样性。
  • 消梨:象征清新与简单的快乐,暗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消梨”代表什么?
      • A. 一种果实
      • B. 一种心情
      • C. 一种生活状态
    2. 诗人滞留三峡的时间是几年?
      • A. 一年
      • B. 两年
      • C. 七年
    3. 诗中提到的“清吟”指的是什么?
      • A. 吟唱清新的诗句
      • B. 清澈的河流
      • C. 清晨的露水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早发白帝城》
    2.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陈恭尹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独白与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豪放的情怀。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自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姑苏杂咏 死亭湾 姑苏杂咏 采莲泾(在城西南) 姑苏杂咏 锦帆泾 姑苏杂咏 走狗塘(在城西) 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 游石湖 夜写家书 海上逢王常宗雨夜同宿陈氏西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暴 聿字旁的字 谋结尾的成语 道不拾遗 时开头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东播西流 轩旷 国事多艰 骄兵必败 包含殇的词语有哪些 少开头的成语 雨字头的字 鼓字旁的字 居功自满 儒效 干字旁的字 十室九匮 相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