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6:23
清朝赐第缀群英,器浅如何向晚成。
细把愚衷摅骞谔,惟其圣德在高名。
桑榆奉对惭韦布,恩泽叼封冠姓名。
睿眷天隆何以报,敢将忠节誓平生。
清朝恩赐的科举名额,汇聚了众多英才,我的才能太过浅薄,如何能在晚年有所成就。
我细致地把自己的愚见和直言表达出来,唯有那些高尚的德行才配得上盛名。
在桑榆之年我面对此恩,感到惭愧如同韦布,恩泽之大已封我姓名。
对于天子的深恩厚德,我该如何回报,敢于以忠诚和节义发誓终身不变。
缪蟾,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具有浓厚的自我意识。
《廷对谢恩》创作于科举考试之后,诗人感慨自己所获得的荣耀和恩宠,表达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的背景。
《廷对谢恩》是一首充满谦卑与感激的诗作,诗人缪蟾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觉不足。诗的第一句便点明了时代背景,清朝的科举制度让许多有才之士得以脱颖而出,然而诗人却自觉才华平庸,无法在晚年有所成就。
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愚见的反思,以及对高尚德行的崇敬。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将自己置于高位,而是将自己与那些德才兼备的贤者相对比,显示了他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最后两句则是对皇恩的深切感激,表达了诗人愿意以忠诚和节义来回报皇帝的恩泽。这种对忠诚的宣誓,不仅是对皇帝的效忠,也是一种对自己信念的坚守,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以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认知,个人的自省,以及对忠诚的坚定信念,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皇恩的感激与自我反省,诗人通过表达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以及愿以忠诚回报皇恩的决心,展现出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韦布”代表什么?
a) 高尚的身份
b) 低贱的身份
c) 皇帝的恩泽
d) 科举的名额
诗人对自己的才能持有什么态度?
a) 自信满满
b) 深感自愧
c) 忽视自我
d) 感到骄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什么态度?
a) 愤怒
b) 忽视
c) 感激与回报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