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25
罗衾不耐秋风起。
夜夜芙蓉江上悴。
苦鸠飘忽梦中云,
赚取殷勤衣上泪。
起来检点珍珠字。
月在墙头烟在纸。
当年离别各魂销,
今日销魂成独自。
罗衾(轻薄的被褥)抵挡不住秋风的侵袭。
每晚在芙蓉江上,孤独而凋零。
苦鸠(悲鸣的鸟)在梦中飘忽不定,
让我无意中流下泪水,沾湿了衣衫。
我起身整理那珍珠般的字句。
月光洒在墙头,烟雾笼罩在纸上。
当年离别时各自心魂俱销,
如今心中惆怅,唯有我独自承受。
本诗中提到的“离别”常见于古典诗词,表现了对失去的深切怀念。离别后,往往伴随着对往昔的追忆与伤感,表现了人们对情感与时间流逝的无奈。
谢觐虞,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熟悉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情感为主,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
这首诗写于癸酉年七月十七,反映了作者在秋季时节的思念之情,可能与个人经历有关,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
《玉楼春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对秋天的惆怅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的“罗衾不耐秋风起”便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夜夜芙蓉江上悴”描绘出每晚的孤独,令人感受到心灵的寂寞与无助。
“苦鸠飘忽梦中云”的意象,借用悲鸣的鸟儿,增强了梦境中的哀伤感,似乎在无意中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伤痕,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通过“赚取殷勤衣上泪”展露无遗。
后半部分,诗人从梦中醒来,开始整理“珍珠字”,这不仅是对美好往昔的缅怀,更是对情感的重新审视。最后的“今日销魂成独自”则是对孤独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失去的无奈与独自承受的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思念和孤独的深刻理解,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离别的追忆与深切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与对孤独的反思,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哀伤。
诗中提到的“罗衾”指的是什么?
“苦鸠”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珍珠字”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