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08:54
玉楼春 其三 叠韵,答熊光禄炳
作者: 夏言
雪湖湖妨乘春到。渺渺春波江上早。
彩毫和我玉楼词,为贺宫庄双喜兆。
迢迢北上云天杪。长安春日莺声巧。
朝士相逢问野翁,山林感荷君王诏。
雪湖的湖面上,春天的到来受到阻碍。
朦胧的春波,在江面上早早展开。
我用彩笔写下这首《玉楼春》,
是为庆贺宫庄的双喜临门。
北方的云天遥远而高,
长安的春日里,黄莺的歌声巧妙动人。
文士们相逢时,询问那位隐居的老翁,
山林之中,感慨君王的诏书。
“雪湖湖妨乘春到”可以理解为春意盎然的时节,湖面上却仍有残雪,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不顺利。“君王诏”则暗指皇帝的命令,可能涉及对隐士的召唤或对朝士的期望。
作者介绍:夏言(公元1500年-1586年),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字景升,号涌泉,浙江宁波人。他以诗文才华和高尚品德著称,曾任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致力于国事与文化。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思考与祝愿,同时也是对友人的祝贺。
这首《玉楼春 其三》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春天的迟到,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雪湖”与“春波”的对比,既展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又隐含了对春天未能如期而至的惋惜。作者通过“彩毫和我玉楼词”,传达出他在春天到来之际,借诗歌为友人庆贺的情感。
接着,诗中提到的“长安春日莺声巧”,在描绘春日鸟语花香的同时,也暗示了长安的繁华与生机,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朝士相逢问野翁”则表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对隐士的尊重,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祝福,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雪湖湖妨乘春到”中“妨”的意思是:
A. 阻碍
B. 加速
C. 减少
D. 影响
诗中提到的“彩毫”指的是什么?
A. 画笔
B. 毛笔
C. 铅笔
D. 墨水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的是:
A. 对春天的失望
B. 对友人的祝贺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隐士生活的追求
D. 对国家政治的担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