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37
车马无声昼漏长,
野人与世已相忘。
屏除长物轩楹爽,
洗濯尘襟肺腑凉。
秋近平郊鸣鹳鹤,
日斜荒径下牛羊。
兴来欲唤筇枝去,
更尽铜炉一炷香。
白话文翻译:
马车静静地没有声音,白昼时光缓缓流逝;
乡野之人已然与世隔绝,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清除掉繁杂的物品,轩窗显得格外清爽;
洗去身上的尘埃,让心灵与肺腑感到清凉。
秋天临近,郊外传来鹳鹤的鸣叫,
夕阳斜照,荒凉的小路上牛羊悠然徜徉。
兴致来了想叫上竹杖去游玩,
再在铜炉中焚香,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沉著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
《南堂杂兴》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微之际,作者常常感叹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诗中体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
《南堂杂兴》展示了陆游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在这首诗中,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午后,车马无声,时光仿佛在此刻停滞。诗的开头便交代了环境的静谧,接着,作者将目光投向乡村的生活场景,暗示了与世隔绝的理想生活状态。
在“屏除长物轩楹爽”一句中,陆游表达了通过清除杂物,获得内心宁静的想法。接下来的“洗濯尘襟肺腑凉”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洗去尘埃,清凉的感觉让人倍感舒适。透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身心皆静的愉悦。
诗的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想要携竹杖游玩,焚香享受生活的宁静。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陆游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脱与反思。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田园气息和诗人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乐享自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车马无声”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洗濯尘襟肺腑凉”中的“尘襟”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要带上竹杖去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南堂杂兴》与王维的《鹿柴》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陆游则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宁静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意境上有所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推荐书目: